楞严经快诵网
楞严经快诵网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四册 佛教史 第五册 宗派概论

中印佛教的流传

导读:佛教源于印度古国,经过二千五百余年的流传,至今成为世界大宗教,期间以传入中国的影响最为深远。十三世纪,佛教在印度衰微后,南传佛教仍囿限于南亚诸小国,而北传佛教自传到中国后...

  第二十一课 中印佛教的流传

  佛教源于印度古国,经过二千五百余年的流传,至今成为世界大宗教,期间以传入中国的影响最为深远。十三世纪,佛教在印度衰微后,南传佛教仍囿限于南亚诸小国,而北传佛教自传到中国后,于隋唐八宗并起,大放光彩,进而传入日、韩,乃至西方国家。汉传佛教在佛教史上扮演著承先启后的重要角色,中印佛教的流传值得吾人加以研究。

  一、印度佛教的流传发展

  太虚大师依据思想主流将印度佛教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一)小行大隐时期--约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一世纪

  佛陀应机说教,而有小乘、大乘教法的不同,如弟子中悲智双运的舍利弗、护法卫教的目犍连、度化边民的富楼那,都是大乘根性的佛子。近代学者称佛陀时代为「原始佛教」或「根本佛教」;佛陀入灭后,主张头陀苦行的大迦叶尊者主持结集,弟子们对佛陀教法的不同诠释,已埋下日后部派分裂的种子。百余年后,佛教首度分成上座部与大众部,史称「根本分裂」。尔后逐步分裂,各立支派成二十部,即所谓「部派佛教」;数百年间所传的教法多为声闻、缘觉的小乘佛法,故称佛教史上的第一个五百年为「小行大隐时期」。

  (二)大主小从时期--约公元二世纪至七世纪

  从公元二世纪马鸣、龙树菩萨开始的次五百年间,大乘佛法从潜隐不张的时期走向康庄大道,高树法幢,一时大乘菩萨人才辈出,小乘佛法也就退于次要、从属的地位,称为「大主小从时期」。

  初期大乘佛教以《般若经》、《法华经》、《无量寿经》、《维摩经》、《华严经》等为代表性经典。中期大乘佛教的思想主流发展为空、有二宗,即中观派以龙树《中论》为基础宣扬般若空观;瑜伽派以弥勒为开祖,于般若空性上,注重瑜伽行,建立唯识说。

  (三)密主显从时期--约公元八世纪至十三世纪

  佛陀涅槃千年后,进入后期大乘佛教,此时大乘佛教极度兴盛,刺激传统印度教的改革复兴,二教交互融摄。七世纪顷,印度受到回教民族阿拉伯人的侵略,激起国家民族意识而倾向民族宗教的印度教;佛教于此政治背景下,逐渐融和印度教而倾向密教化。

  八世纪初,密教集大乘教理的精粹,以真言密咒为中心,完成密宗的体系。其后,密宗为大众化、通俗化,乃融入印度教学说,是为左道密教。此派经莲华生大士传到西藏,成为西藏佛教前弘期的主流。

  十二世纪末,回教徒屡次入侵,彻底摧毁佛教寺院,僧侣多逃往国外,佛教已完全融入印度教中。至十三世纪时,佛教在印度终至衰微不振。

  二、中国佛教的流传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至今,约有二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在为了大家了解方便,星云特将其流传与发展分为六个时期,以兹说明:

  (一)经典翻译时期(东汉至魏晋南北朝)--约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

  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印度佛教东传中国,梵僧陆续携经来华,并翻译佛典以利弘化。《四十二章经》是中国第一部翻译的佛典,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五百年间,陆续译出三藏十二部,奠定中国各大宗派的成立基础。东汉安世高、支娄迦谶、北魏菩提流支、西晋竺法护、南北朝鸠摩罗什、佛驮跋陀罗、真谛等,都是此一时期的译经代表人物。

\

  佛教圣典汉译后,经过祖师大德的弘讲注疏,渐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及宗教观念消融,发展出独特的学派,开隋唐宗派林立的先河。

  (二)八宗并弘时期(隋唐盛世)--约公元六世纪至十世纪

  隋唐三百余年为中国佛教史上的黄金时代,译经事业配合宗派发展,令汉译三藏更趋完备,诸学派的基本立场与思想旨趣各有偏重,先后开宗立派,形成中国大乘八宗,各宗派齐头并进,展现无穷的活力。

  唐代的佛教,除盛行于本土外,并弘传至日、韩等国,先后有道照、智通、玄昉、空海、最澄等入唐求法,返国开创法相、律、密、天台各宗。唐末五代,教难、兵火不断,诸宗一时皆没。

  (三)禅净争主时期(五代赵宋)--约十世纪至十三世纪

  唐末五代教难与战乱频仍,佛寺庙产遭受破坏,法义典籍亦多失佚,唯有「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法脉不断。北宋时期,禅宗受到朝廷官员及士大夫的喜爱,成为五家七宗的极盛时代。南宋临济大慧宗杲主张「看话禅」,曹洞宏智正觉倡导「默照禅」,二家分立禅宗天下,人才辈出。北宋永明延寿著《宗镜录》,乃整理禅学的钜著;大师提倡「禅净双修」,阐明见性成佛,亦得诵经念佛,广作万善行门,其著作《万善同归集》即调和禅、净二宗的法执;又作「参禅念佛四料简」,标明禅净双修是最好的修行方式,更加促进净土宗的盛况。

  宋代知识分子援佛入儒,发展出别具特色的「理学」,是儒家融和、吸收佛教哲学,着重于阐述「心性」与「天道」的理论。这是佛教信仰普遍为中国人民所接受的力证。

  (四)宫廷密教时期(元、明、清)--约十三世纪至十九世纪

  元世祖忽必烈尊萨迦派八思巴为国师,命八思巴等勘定汉、藏两种藏经,撰成《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嗣后历代皆崇信西藏佛教,均优遇喇嘛教,保护僧徒,密教乃广行于蒙、藏、汉三地。明代亦以崇仰藏僧的方式来治理西藏,广封法王。

  明、清两代是中国佛教式微时期,佛教至明代已深入中国民间,甚至产生佛、道不分的情形。明太祖为加强对佛教的管理,曾颁布法令,严禁僧俗往来。清代朝廷对蒙古采取怀柔政策,帝王崇尊密教,为喇嘛僧建立寺庙,雍正并改北京雍和宫为喇嘛寺。此时民间或有他宗信仰,但法运衰微,佛教益颓,清末渐盛行居士佛教。

  (五)净土经忏时期(清末民初)--约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

  明太祖监于佛教团体民间势力的庞大,颁布诏令,将佛教划归为山林之教,自此僧侣或以山居自修为依归,或居市集以念佛诵经超度亡灵为本业,失去大乘佛教弘法利生,广结人缘的菩萨精神。

  此一时期,高僧大德或隐居山林自修,或志在民间游化,在经忏时流的世风下,别开参禅念佛的净业,诸宗派多以念佛为基本修行。民间持诵佛号,发愿往生西方的信仰亦盛,如印光大师主张念佛法门,致力社会救济,各地僧俗遂兴结社念佛的风气。清末民初,佛教续遭法难,杨仁山、太虚大师等护教、革新,为中国佛教留下了希望的种子。

  (六)人间佛教时期(二十一世纪)

  二十一世纪是回归佛陀时代的人间佛教时期,佛陀出生、修行、成道皆在人间,说明佛教是以人为本,广度有情的生命之教。六祖惠能大师曾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因此佛法要落实人间,才有存在的价值。

  民初佛教领袖太虚大师力排旧弊,倡导佛教革命,喊出「人生佛教」的革新口号,影响深远。一九四九年,政府播迁来台后,佛教在大陆几经摧残,一蹶不振。五十年来,佛教在台湾蓬勃发展,可谓受到人生佛教思想的启迪;佛教不仅能增进人生的幸福,更负起人间和平、团结的使命。星云一生以发扬「人间佛教」为己志,主张佛教应现代化、生活化,方能裨益群生。如弘扬佛法要「语文国际化」,发展佛教要「现代信息化」,修行方式要「人间生活化」,寺院组织要「道场僧信化」。

  如今世界佛教莫不趋向「人间佛教」的目标,可见二十世纪后的世界必定以「人间佛教」为主流,走向同体共生、平等和平的欢喜与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