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法都是无虚无实。因为无实,你不能执着;因为无虚,你要认真去做,你不可以不做。无虚是从事上讲,相上讲的。无实是从体上讲,从性上讲的。
般若法没有别的,放下而已!从初发心直至成佛,修放下与布施而已。弘法利生也放下,这是正确的,这是真正得般若三昧,真放下。真放下的好,得自在,所以佛菩萨示现给我们看的,就是放下。一切法不可得,自然就不执著。世间人忧虑得失,没有得到时,想尽方法要得到,得到之后,又怕丢掉,心多难过,日夜不安,晚上睡觉作恶梦,日子过得很辛苦。知道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即空即假,得失心放下了。纵然得到了,没有欢喜心,若无其事,因为是假的,有什么好欢喜的;丢掉了,也不苦恼,因为是假的,本来没有。所以,得失的念头打消了。烦恼就去了一大半。真正通达因果报应,求的念头没有了,我们学随缘而不攀缘,在这个世间过一天算一天,不想明天,这才自在。明天还没到,想它干什么!不要想明天,什么事都没有。缘聚缘散,聚也好,散也好,不放在心上。世出世间法都是业因果报,此人跟我很好,是过去结的善缘,但是缘尽时他就走了,没事了;遇到恶人来缠绕,也是缘分,也有尽时。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心里若无其事,佛号才能念得好。我们想求西方极乐世界,只抓住阿弥陀佛,其它的都不管,我生没带来,死也带不去。
放下是心上放下,不是事上放下。放下时就是用智慧管事;没放下时是用烦恼管事。佛令我们放下,就是心上放下这些东西,则面对现世的生活是智慧。
佛所说法,无不理事圆融。圆融者,说理即摄有事,说事即含有理。所谓理外无事,事外无理,是也。故学佛之人,亦必解行并进。解属理边,行属事边。必须并进,始与圆融相应。但众生根性,千差万别。自有人即解即行;亦自有人虽解而未能行;或虽行而未能相应。须知解而未行,行而未应者,实未真解。真能领解,将不待劝而自行。行亦自能相应。
佛所有一切法是破执着,“一切法当体即空”,连自己的身相也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若真能放下,忧、悲、老、病、死皆没了,真有好处。布施与忍辱是菩萨行门的关键,也就是最主要的课题。
雪公李炳南老居士佛七开示
真愿去极乐世界,好好念佛就成功了,别想那么多,别修那么杂万人修万人去。再简单说一句,这个净土宗解释办不到,华严经是经王,最后一品,普贤行愿品,一讲净土宗的功夫,五千比丘退席,都听不懂,证果都听不懂,咱们能听得懂吗?普贤菩萨讲:文殊菩萨等大菩萨都念佛去西方极乐世界。你想了生死,得问懂得了生死的人,他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我们听谁的,听证了果的普贤菩萨。咱们中国呢?从慧远祖师,一直到印光祖师,他们讲信愿行。记住这个,现在再不要说错话了,我们就抱住信愿行,怎么个信愿行法呢?舍利佛智慧第一,佛说他满身是嘴,无量无边的舍利佛,那么多的嘴,一起说,说上三大阿僧祗劫,这个净土宗也说不完。
一切法得成于忍。念佛修行,仍然是非人我不断,结果就如一处漏器,功德全漏光了,修行多年也枉然。即口要念佛,心要像佛,做事也要像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