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些人喜欢谈做人,喜欢谈弟子规。有关弟子规的讨论,已经走入了两个极端,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大力弘扬弟子规甚至认为是佛法的基础,第二种观点认为应该一概排斥和否定弟子规。第一种观点迷惑了不少人甚至是很多学佛的人,是因为里面包含的一种做人的思想,认为学佛要先学做人。咋一看好像有些道理,人没有做好怎么能学好佛呢?其实这里面的逻辑是有错位的,是因为宣传这种观点的人,把【做人】和【学佛】对立起来了,认为做人是做人,学佛是学佛,好像这两者井水不犯河水!实际上【佛法】圆融无碍,已经包含了【做人】的道理,佛法里面讲的是法界的真理,怎么可能会独漏了做人这一环节呢?那么佛法包含了哪些做人的道理?实际上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就是“善男子善女人”,展开说是十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邪见”,这里面不仅包括了人与人的做人,还包括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就是不杀生。此外,佛教还包含了[慈悲喜舍]之精神,《华严经》云:“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大般涅盘经典》卷十五佛解释说:“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而且佛法特别重视孝道,[地藏经告诉我们不孝、悖逆乃至杀害父母的因果报应非常严重]!另外有很多佛经告诉我们[孝顺供养父母是我们学佛人的根本],优婆塞戒经说[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从上面可以看出略窥一斑,佛法的做人道理已经远远超出世俗的外道典籍,而且是最圆满的做人道理!而且佛法中透彻的解释了什么是好人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有什么因果报应等。这些道理在弟子规等外道典籍中,是没办法做到的。所以第一种观点认为弟子规是佛法基础的结论,显然是错误和荒谬的!第二种观点认为应该一概排斥和否定弟子规,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第一种观点的强烈反对。那么我们且看印光大师的做法,据说印光大师印了很多弟子规的书籍(个人未考证),所以这件事情就值得去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