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快诵网
楞严经快诵网
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星云大师讲演集 洞山宗旨 清时期曹洞宗在湖南的发展 云门宗禅诗研究
主页/ 禅宗文化/ 文章正文

佛为什么觉得自己住世无益,不如早入无余涅槃?

导读:佛为什么觉得自己住世无益,不如早入无余涅槃?佛是觉者,可觉者也有惆怅迷茫的时候!《贤愚经》记载:佛陀证道后,觉得众生难以教化,住世无益,不如早入无余涅盘!佛的想法吓坏了诸天菩萨,大梵天王赶紧下凡,...
佛为什么觉得自己住世无益,不如早入无余涅槃?

佛是觉者,可觉者也有惆怅迷茫的时候!《贤愚经》记载:佛陀证道后,觉得众生难以教化,住世无益,不如早入无余涅盘!佛的想法吓坏了诸天菩萨,大梵天王赶紧下凡,阻止佛涅槃的念头!

《贤愚经·杂譬喻品第一》阿难听佛讲过这么一段故事:佛在摩揭陀国善胜道场,也就是他成佛的那棵菩提树下。

“念诸众生,迷罔邪倒,难可教化。若我住世,于事无益,不如迁逝无余涅槃。”

佛心想:“众生迷惘,颠倒于邪见,很难教化。即使我住于世间,也于事无补,还不如早点涅槃。”要知道,此时佛陀刚刚证道,获得了他追逐半生的解脱之道,他应该满怀喜悦,为什么会如此消极呢?

根据佛经记载,佛于35岁证道,证道后,他并没有如世人想象中那样,佛光万丈,信众拥簇。事实上,他继续在菩提树下,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善胜道场中继续枯坐一年,直到第二年才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度化五比丘,草创比丘僧团。(《十二游经》、《中本起经》等)

这一年来,佛独自修行,独自乞食,没有人见证他的佛法,也没有人分享他的喜悦以及他的惆怅。如果是凡人,长期的压抑与孤独感是他有轻生的想法不足为奇,但他已经成佛,真的任其涅槃对众生而言肯定是莫大损失!

《贤愚经》说,得知佛的这种想法后,大梵天王赶紧下凡,“头面佛足,长跪合掌,劝请世尊,转于法轮。”这个待遇就高了!要知道,梵天是众生心中的创世神,在当时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按理说,梵天求佛广转法轮,莫入涅槃,这个面子不能不给。可佛回答:“众生之类,尘垢所弊,乐著世乐,无有慧心。若我住世,唐劳其功。如吾所念,唯灭为快。”佛陀觉得,众生为尘垢所障蔽,贪图世间之乐,缺乏慧根。即使佛住世传法。也是徒劳。还不如按照自己的想法,早点入灭为好!

可见,佛彻底失望了。其实佛并非不愿广转法轮。起初他去度化一个叫尤帕卡塔卡的沙门,沙门问他:“你的老师是谁啊?”佛回答:“我没有老师。”沙门“哦”了一声,转身就走了。另外,原本佛身边有五个侍者,还是净饭王当年安排来伺候他的,可因为他们不理解佛陀放弃苦行,接受牧牛女的乳糜供养,觉得佛是修行的逃兵,执意与他分道扬镳。连佛身边的人尚且如此不理解,何况愚昧的世人呢?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认可佛的人,当初佛陀出家访道时有两位老师,阿罗逻仙人和郁陀罗仙人,佛在他们那里获益良多。他们曾与佛约定:佛陀证道后,一定要最先去度化他们。可惜命运与佛开了个玩笑,当佛陀前往阿罗逻仙人修行处时,仙人已经死了七天。当佛赶往郁陀罗仙人那里的时候,郁陀罗仙人也在前一天死去了。(《佛说众许摩诃帝经》)

佛对众生失望,对命运失望。身边之人尚且得不到佛的恩泽,何况冥顽众生?梵天见佛如此心思,赶紧为他打气:“世尊!今日法海已满,法幢已立,润济开导,今正是时。”

佛阿佛!如今你功德圆满,正是度化苍生的良机啊!如果世人不愚顽,个个有智慧,还需要您来度化么?您为什么不想想无数劫中,不惜以自己、妻子、儿女来换取一偈法要呢?为何这么轻易就想遗弃众生呢?(“乃至一偈,以身妻子,而用募求。云何不念便欲孤弃?”佛以妻子换一偈的故事,小编尚未发现。)

听了梵天的劝说,佛这才放弃了“迁逝无余涅槃”的念头,鼓起勇气,广转法轮。在鹿野苑度化五比丘后,正式成立比丘僧团,点燃起佛教的星星之火。

佛陀轻生的故事,再一次说明,佛是觉者,但他也是人!他有他的迷惘,他有他的愁苦,只不过他为的不是自己,而是众生,这才是佛的伟大之处!

欢迎关注本账号,了解更多佛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