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要面临去教化众生,为了完成好这个任务,为了完成好这个宿世以来的使命,我们有没有做好准备?要通过广泛地学习和宽泛地听闻,成长智慧,成就辩才。
有没有准备好充足的武器和弹药?有没有做好战斗的培训?这是非常重要的。从这第五条开始,世尊就引领我们进入到大乘的修持中了,不再提自己出轮回,不再说你自己要断除烦恼,也不再说你的生死大事你还得去处理;这些都到手了,才进入到这一段的修持中,才进入到大乘度众生的任务中。
怎么去和众生沟通,如何去教化他们?要先拥有一个能沟通的平台,去落实把佛法的道理讲给他们,这就是辩才无碍的重要性。没有辩才,言说偏离佛法的要义,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但只要不偏离核心区域,有些微细错漏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用广学博闻来实现成就辩才。如果只是去强调多学习,就会出现偏差,所以我们要广学博闻的是出世间的法要。第五条就提出了要教化一切的众生,帮助他得到究竟圆满的大快乐,这就是大乘发心,如果没有大乘的发心,想趣入大乘菩萨圣位是不现实,也是无法企及的。我们能否激发帮助众生得到大快乐的心愿呢?这就是大乘的入门。
常常和大家说发心,不是闲着没事没东西说,因为这是门槛级别的问题,钥匙一类的关键点,虽然很小很不起眼,但是决定了事物能否继续发展,所以这个部分必须搞得清楚。我们发出大乘的心、度众生的心、利益众生的心没有?
阿弥陀佛。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八大人觉经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