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的情形而言,凡以精舍为名的道场,总是规模较小的,似乎精舍之义,含有精简或者是具体而微的意思了。其实不然,精舍的本义,以佛教的解释乃是精练勤修的行者所居之处,称为精舍,精舍中的住众,没有一个是粗暴恶劣的,粗暴恶劣者的住所,也就不得称为精舍。所以精舍并无大小之分。佛陀时代几个闻名的道场,也都称为精舍,比如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摩羯陀国的迦兰竹园与鹫岑,毗耶离国的猕猴江与罗树园,波罗奈斯国的鹿苑,鸠?弥国的劬师罗园等,都是称为精舍的,最早的该是竹园与园精舍了。可见精舍与僧伽蓝,是可以并称不悖的(注二)。
但是考察精舍一词的来源,并非印度的产物,只是以精舍来表达印度僧伽蓝的另一种意义而已。
说到这里,我们这些后世的僧徒是应该惭愧的,佛法初来之际,佛寺皆为中印文化交流的中心,亦为社会教学的重心,试问今日中国的佛寺,究竟都在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