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快诵网
楞严经快诵网
放下就是快乐 在闹市中修行 色难 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孝的故事
主页/ 布衣百姓/ 文章正文

你要我的眼睛,我给你:看了舍利子的故事,终于明白了这件事

导读:你要我的眼睛,我给你:看了舍利子的故事,终于明白了这件事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相信很多人对《心经》再熟悉不过了,经文中说的“...
你要我的眼睛,我给你:看了舍利子的故事,终于明白了这件事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相信很多人对《心经》再熟悉不过了,经文中说的“舍利子”,指的就是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

古印度人的名字,大多来自他们的父母,因为舍利弗的母亲,眼睛特别好看,所以取名为“舍利”,他的儿子,自然就应该叫“舍利子”。

舍利弗被称为“智慧第一”,他出家七天就证得圆通,让他有所成就的,正是他的“眼睛”。

话说在六十劫前,舍利弗遇到了一位乞丐,这个乞丐不要吃、不要穿,只要舍利弗的眼睛。

舍利弗不解,为何乞丐要他的眼睛?乞丐告诉他,因为舍利弗的眼识最厉害,如果舍利弗真的在修布施,修忍辱,就要把眼睛布施给他。

舍利弗一想,既然有人要,我又是真修行,那就给他吧。于是,舍利弗挖掉了自己的眼睛,送给了乞丐。

从此,舍利弗生生世世眼识清净无染。

直到舍利弗在释迦牟尼佛住世的那一世随佛出家,蒙佛的开示,做到了在短短7天内,通过眼识获得圆通,通达一切佛法,通达诸法实相,成为了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大阿罗汉。

原来,能够把自己最为珍贵的东西布施出去,才是真真正正的布施!

舍利弗眼识最厉害,对于他来说,这也是身上最为“值钱”的东西,当他把眼睛布施出去后,自然能够获得眼识清净污染的善报,令他种下某世迅速成就的种子。

通过舍利弗的故事,不难得知,把自己不太需要的东西给别人,不算究竟意义上的舍,只有将自己舍不得的东西给了别人,才是究竟的舍。

因此,目前不太富裕的人,更应该多做布施,即便是1块钱,都对自己有着很大的意义;如果是嗔心比较大的人,能够对他人布施以和颜爱语、温暖的微笑,也能够为自己种下很多善缘、善因。

因为,1块钱对一个生活拮据的人来说就是最“值钱”的东西,善待他人对总是心中满满嗔恨的人来说也是最为“难得”的东西。

总之,每个人觉得珍贵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布施,做到究竟的舍,才会有究竟的得。

佛陀当年做了五百世的忍辱仙人,他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仅如此,他还发愿将来成就佛道后,先来度化这个伤害他的人,所以佛陀成功的修了布施,修了忍辱。

佛陀做了表率,告诉了我们布施的时候,要不着相布施,这在佛教中有个专有词汇叫“三轮体空”,即没有一个能施,没有一个所施,也没有一个受者。

简单说,就是不能生起我是一个布施的人,我能够有“资本”布施,也不能想着“我做了布施的功德”,也不能想着“有一个接受了我的布施”。

总之,不管是布施了什么,做了之后都应该忘了这件事。宣化上人曾说,如果你不忘布施的事情,佛就把它忘了,你要是能忘,佛就能想起它来。

佛知道众生的一切心,当你贪图布施的功德时候,就已经没有功德了,而如果你把布施当作一件特别平常的事情,这个功德就被记录了下来,当你需要“回馈”时,功德就会祝你一臂之力。

推而广之,做任何善事,都不要总把它记心里,不能记得曾经的善行,就会有机会就多做一些,这样,累积起来的功德,将不可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