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传统上,开大座讲经说法时,有一定的规矩。这种规矩有两种主流,一出自印度那兰陀佛教大学,另一乃印度超戒寺传统,这两种说论规矩都是正确的。超戒寺说法的规矩,是要在说正详情>>
佛教的养生与养心 佛教中提出“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对治我们的烦恼,舒缓身心的重要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养生的重要性。人们在感叹时光飞逝,沧详情>>
佛法与孔子之道 我未入佛法以前,亦曾寝馈於孔、孟学术之中。迨皈佛修学以後,复将孔教经籍之精华,取而与佛乘相印证,觉以前见解,不如学佛以後所得之别有精微广大深切著明之处。详情>>
中国的宗教市场非常非常的广大,很多的居士包括潜在的居士是渴望佛法,我们佛门的人才太少,所以,我是很希望有一批知识分子出家。实际上自古以来佛教和中国的知识分子有天然的因缘详情>>
佛、法、僧三种为什么称为三宝呢?因为它能使众生断恶修善,离苦得乐,解脱系缚,得大自在,极为尊贵,如世间的珍奇宝物,所以称之为宝。《宝性论》用世间珍宝的六种譬喻来说明佛法详情>>
不,佛教不相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如果相信了灵魂的实在,那就不是正信的佛教徒,而是‘神我外道'。详情>>
佛教的四大皆空是指什么? 佛教所讲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四大的观念,也不是佛教发明的,这是人类对于宇宙本体的初期探索而得的结果,在东西方的哲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