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楞严经原文

楞严经讲解

楞严经讲解

卷一

此为楞严经的名称。本经之全名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佛顶是佛头顶肉髻,是佛三十二相之一,佛顶能放光化佛,菩萨也看不见佛顶,故是微妙难测,妙用无尽之义,大佛顶是形容此经的深妙。如来密因是说本经是诸佛得以修成佛果的秘密经典。修证了义,是说本经是“了义的经典”,也就是说依此修证可达第一义谛,并可由此发生无上妙用。诸菩萨万行,是说诸大菩萨可依此经由空起用发无上妙行,如观世音菩萨之三十二应身渡生之妙行。首楞严,是说此经是定之首。定之首即不动之定体,即本体、常住不动之义。因此,本经可简称为“无上深妙的大定经典”。本经中谈三种大定:即一为奢摩他,这是平静妄念使心神安定进入禅境的修行方式;二为三摩钵提,简称三摩,这是慧观,是发展个人之心智以洞察事物的道理的修行方法;三是禅那,这是定与观并用圆融空有二谛的修行方法。奢摩他是修空观,三摩修假观,禅那修中观。(见本经第七卷)

无漏大阿罗汉:漏是烦恼之义。无漏指已得解脱烦恼,也就是已破“我执”的圣者。阿罗汉是声闻修行人的最高果位,即四果罗汉果位。已回小乘向大乘,愿出世间渡生者才称为“大阿罗汉”。这些圣者已开悟了分段生死,已破一念无明,但尘沙无明未破。

这些大阿罗汉已是佛子(即菩萨之义)。住持即住于佛之家,修持佛之法。

善于超脱三界诸有为法,不被诸有所困。

即成就诸威仪之事。是说这些大阿罗汉不是入断灭空,而是已入世间做自利利他诸种威仪之事。

能跟从释尊转法轮(即弘扬佛法渡生)。

妙堪遗嘱:指这些大阿罗汉有高妙的能力可以(堪能)胜任释尊交代的遗命。

严净毗尼:毗尼是戒律。严格净心守佛一切戒律。

弘范三界:可做三界众生的典范。

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指这些大阿罗汉可随不同机缘以不同身像度各种众生。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超拔救济未来世的众生,使他们都能超越诸世间(尘)之累。

辟支无学:“无学”指修行已证圆满果位,无再有可以学的东西。辟支无学指已证辟支佛果位的缘觉修行者(详见小乘佛法)。

并其初心:初心指初发心之人。并是“与”,“其”指辟支无学。辟支无学并其初心,是指诸辟支佛与初心修缘觉乘的人。

属诸比丘,休夏自恣:休夏即结夏安居,自恣是比丘行“自恣法”,也就是自我忏悔或愿接受他人举其过失。这两句话是指辟支无学来佛所是配合(属)比丘结夏自恣。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咨决是询问解决。心疑是内心之疑惑。

钦奉慈严,将求密意:钦,尊从之义。奉,奉事。慈严,指如来,因其有慈悲庄严之德相。密意,佛法密意。

宴安是寂静安详之义。

深奥:深奥的佛法密意。

法筵清众:法席(或法座)上的清净大众。

迦陵:一种发出妙音的仙鸟。

宫掖:王宫的左右掖庭(即偏殿)。

伫佛来应:等候释尊来应供(受供养)。

不遑僧次:不遑是来不及之义。僧次,僧众列次。此说阿难远游未归,来不及回到众僧的行列中。

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檀越即施主。小乘乞食有其顺序,一般是先找官家,然后依次为唱、屠、沽(咕酒,即酒家)、淫舍。由于此时官家与长者居士都已设斋供佛,不能再供养阿难,故阿难只有希望最后几种施主(即屠夫、酒家、淫舍)能做为他的斋主。

刹利尊姓:即刹帝利尊贵种姓之人,即官家之人。

旃陀罗:即屠夫。

方行等慈:方,方法、效法。即效法佛陀行平等慈心。

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钦佩仰慕佛陀开示阐明无遮的乞食方式(无遮指对贫富无分别)。度诸疑谤指无分别贫富之乞食方式可免除他人之疑惑与毁谤。(如大迦叶专找贫苦人乞食,使人怀疑他是否故做清高,反之,须菩提专找富人乞食,则招他人毁谤他贪富贵。)

城隍指乾涸未放水的护城河。

严格的整理仪容以增加他在受斋供养时的肃穆恭敬气氛。

摩登伽女:一个淫女的名字,其母性为摩登伽。

一种“非佛”的名字。

摩登伽女的床席。

淫心发动,躬身(弯下身体)抚摸。

提醒阿难,鼓励摩登伽女一同来佛住所。

菩提:梵语叫菩提,华语名觉,即自觉、觉他、觉性圆满。自觉乃自悟本心。觉他乃以大慈悲心渡生。觉性圆满乃福慧俱足之果。

本经中谈三种大定:即一为奢摩他,这是平静妄念使心神安定进入禅境的修行方式;二为三摩钵提,简称三摩,这是慧观,是发展个人之心智以洞察事物的道理的修行方法;三是禅那,这是定与观并用圆融空有二谛的修行方法。奢摩他是修空观,三摩修假观,禅那修中观。

气即血脉之谓,阿难与释尊有亲戚关系,即有血脉关系。故说汝我同气。

请参考佛学辞典。是佛的三十二种庄严身相。

胜净即最清净。妙明,光明无比伦。紫金光聚指释尊之体相金色光明,其光明如金山之聚集金光。

常住真心,指常住不动不生不灭的心,乃“十方圆明”者。性净明体,体指本体,即法身。此句是说真心的体性是无边光明(明)清净无染(净)。

指阿难你若想要研求至高无上的成佛之道(菩提道),真要阐发妙明体性。

直心:不弯曲直入之心。真正的直心是直接深入到本心。凡夫之人不能如此,直心只能说不虚假,不多做考虑,直快的起心。

同一道:指同一个直心之道。

由发心修行到最后果位,中间经历各个阶位(指菩萨诸果位),在所有时间中都以直心行事修行。

这句话是重点。将何所见是说将何能有所见。谁为爱乐。也就是说“能见者是谁?”,“能起爱乐者是谁?”。释尊由阿难之“眼睛所见”开始引导阿难去认识“见性”(即本心)。

心目:心在此阿难认为“意识心”在起爱乐。目在此是指眼睛。

尘劳:见尘久之受其困扰。尘劳即起烦恼之义。

十种异生是指十二种众生中的十种,即是卵、胎、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与若非无想之十二种众生。

浮根四尘:浮根即浮尘根,在此是指肉身的眼根(即眼睛)。四尘指色、香、味、触,此浮尘根是四尘所组成,此指眼睛有肉、有味、有液体(舌味)、有冷热触痛之觉。

通达。

颇有,可有,是否有之义。这一段是说若心在身内,应当先看到身体内部的东西(如内脏、器官),纵然说内脏器官(如心肝脾胃)因太接近而不得见,但离心较远(因心在身内)的现象,如头发与指爪之生长,筋骨运转,脉博摇动等,心总应明白了知,但为什么会不知?由此可看出“身内之心”必定不能内知。在身内都不能内知,那能知外?(近不能知,如何知远?),以上这一段解释“心在身内”是不对的。

佛陀光滑细润的手。

你所知的一处是在那里?

潜伏根里:阿难认为心是潜藏在眼根里面,此分别了知心像透明玻璃那样藏在眼根里。见下图说明。

琉璃碗:玻璃做的眼镜。

你的心若像玻璃眼镜一样在眼根内,则当你看山河大地时,为何看不见你的眼睛本身。反之,若你能见自己的眼根,那眼根是“被见”(境),不能称为“根”。随见,即随所见之尘境,即色尘之义。

这一段是阿难认为了知的心是藏在人的内脏与窍穴之中,所以开眼(窍穴之一)时可以见明,闭眼时见身内,由于心在身内的脏腑之中,故闭眼可以见暗。

云何成身内。

若暗境成为身内的话。

是说若此暗的境界不是眼见外境所成,而是眼睛内对所生(心向内观之义)。

面是身外,故当可见,今何不见?故合眼见暗名为身中是不合理。

暗是内对所生的话不成立。

若心与眼根在虚空中,那二者自非你的身体。若如此,那么现在如来(佛自称)见你面也可以说如来是你的身(因为如来与你的心眼同样是身外虚空之物)。再说,你的眼既然已经自己觉知,那你的身应该是合于非觉知(身合非觉之义),你若坚持说(执言)身体与眼是两个独立的知。那应该有二个知觉,那你一身应成两佛。由以上论点“心在脏腑,窍穴”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由心生则境随心起,故说心生种种法生。由外境界可激发内心,心随境现,故说法生心生。

阿难在此处提出“思惟体”就是了别的心。思惟体就是思惟体性,例如我们见到眼前的桌子,则思惟体就在所见的桌子上(随所合处)。阿难认为“心”就随著思惟体而出现。因此它既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亦不在眼根里。

若心(即此思惟体)没有体性,则就不能与现象(法)相合,例如二物相合,则二物都必须有“体”,总不能说某一物与虚空相合吧!若心没有“体”而能与诸法相合,那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之总称)就可以再与第七尘(无体)相合而形成“十九界”,无此道理。

自挃身体(体之义),则思惟体在所揘之处,心亦在此处。

阿难说见是眼的作用而知是心的功用,对见而言,释尊上面所说这些意义好像不对(阿难认为释尊讲的是心)。阿难尚不知,没有心知,眼怎么能见物?

这句话应该是说你若不用心,心不在焉的话,你室中的门也不能见(视而不见!)。

遍体即遍布全身之义。

咸觉是整个皆觉。若心是一个体所成,则以手挃四肢之一时,四肢都应有觉。挃那里应都一样(挃应没有分所在)。

即若挃时觉得有所在(上一个注解)。

外不相知是若心在身之外,则与身内之事(身之感觉)不能相知。

此段,阿难又提出他的见解,认为心在“中间”。

现在你把“心”认为在“中间”,那“中间”在那里?是在身体外(称为处,即境)或在身上(为当在身)?若在身上,在边(如皮肤上)就不能说是“中间”,在身中则就同在身内。你所说的“中间”若在身体外(处),那就要先看这外境是有表面(即界限)或没有(为无所表)。若无表(例如外境大到无限大)那就没有“中间”可言(无表同无)。若有表则“中间”无法标定。为什么?因为要找出“中间”,一定要标示方位,例如有个人拿一个标竿(如人以表之义),他说标示是“中间”,但由东看它,则此标竿在西,由南看它,它是在北,则它所表示的方位体性即已混杂,那要说“心”在这个“表”中,那一定杂乱不清。故说心在中间,不合理。

阿难在此段又提一个见解认为“心”是在眼识上,眼根与色尘接触,眼识于是发生,阿难认为“了知的心”就是在此。

你的“心”若在根尘之中,那么心的体(心体)是同时包括根与尘(兼二)或不包括(不兼二)?(一)若兼二,尘是无知,根(在此包括知觉)是有知,“心”兼有二者,则会形成心既是(无知)物又是(有知的)知觉体的杂乱结果。再者“心”兼物与知觉体,则会形成“物非体知”(正常是物由体知)及物与体(即尘与根)相对立的困扰。根尘相对立,识如何生其中?(例如有二人,各自称王,何有中间之位。)(二)若不兼二(兼二不成),则不是同时是根(知)或尘(不知),也就是离根或尘,那“在二者中间”的体性即不存在,既无体性,那在根尘二者之中间的识与心体是什么相状(即不存在)?

阿难在此段文中提出,心是“一切无著”。

阿难所言“一切无著”是指“不存在”(俱无在者)之义。也就是“心是什么都没有”。这是“无记空”(又称木头空,顽空之心),真心是诸法本源,不生不灭,不是什么都没有。

是说你的心有在或是无在(即物象外别有心在与否)?

是说若心有在,而不著则不可称为“无”。

真如实际所有意诣(意义)。

阐提即“一阐提”,断善根、不信佛之众生。隳弥戾车,隳,破除。弥,戾车,恶知见之义,如邪知邪见。

倾心、渴望,站立(翘)、等待(伫)。

恭敬(钦)听开示教诲。

其相状为:动、起、涌,其声音为:震、吼、击。

指由无始无明起各种无明,妄执身心世界以为实有。

形成业障种子(业种),自然而生轮回之果报,就像生在西域的“恶叉聚”果一样。“恶叉聚”是一种长在西域的水果,一蒂三果,同聚而生。以此比喻业报相同的众生,聚在一起形成相同的世间。

下面这段话是释尊开示阿难,众生之所以轮回生死的两种根本原因:(一)无始生死轮回之根本,也就是无始无明,即今日把攀缘心(意识心)当成本心者。(二)无始本有清净之本心而不知开发此本心。

菩提涅槃即真心。元清净体,指真心原本有清净之体性。

“识精元明”指由真心因妄想而生的“意身”(又称识神,道家称为元神)。由于“意身”乃清净四大之性所成,故称其为“元明”(原本明亮)。“能生诸缘”,指意身能生“五蕴身”、“气身”与“肉身”等诸有缘之身(即自报)。“缘所遗者”,指能缘的五蕴身、肉身及气身会去攀缘其他尘境。

修楞严大定之路。

佛问阿难:“是谁在见?”,这是如同释尊拿著花,迦叶就立刻观谁见而悟本心,但阿难不悟,以为是眼睛在见!

徵问心之所在。(即问阿难心在那里?)

推理、穷究、寻找、追逐。

阿难认为这个能推穷寻逐的就是“心”。但这只是意识心,不是佛陀要问的“真心”。

此乃是你对眼前的尘境(前尘),虚妄相上所起的分别妄想(虚妄相想)。

阿难不明,认为过去一切行事皆是此推穷之心,佛说那不是心,阿难说那自己不就是像土木一样是“无心的人”。

“无生法忍”,忍是安住之义。开悟了脱生死(因空观之成就),入寂光土安住于诸法不生的“空”中,此称为“无生法忍”。而“无生忍”是心安住不生不灭之境界,属中观境界,八地以上的菩萨才有的成就(也许在等觉、妙觉果位才到无生忍。)。

释尊说法时的法座。释尊说法无畏如狮子之勇猛,故其座称为狮子座。

缕指草叶成丝状者。

诘,推究。

清净妙净明心是指“真心”。因为它是清净、寂灭而明亮。(即常寂光土之境界),性一切心指法身,其是一切心之体性,如真心、意识心等一切心,其体性皆同为法身。这一句应是“何况”清净妙净明心及一切心之体性会无自体?”

执,坚持之义。吝,不舍之义。

分别觉观。对境起分别之义。粗心思虑称为觉,细心静住是为观。这句话是说“对境起分别时能有所了知的体性。”

这一段话是释尊开示阿难真心与识心的差别。像你现在听我说法,你因听我声音而心中知道,这是意识心,是声尘与所有八个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又如你灭掉一切见闻觉知(即眼不见、耳不闻、身不触、意不去知),内知守住幽静不动(幽闲),但因为尚有“守幽闲的心”存在,这样子还是属于识心(即属法尘分别影事之类),不是真心。“我非敕汝执为非心”,我,释尊自称。我不是强迫你一定要把你日常用的心当成非心。但对于“心”你要仔细去揣摩清楚,若离眼前尘境而尚有分别性有在,那这分别性,就是你的真心。反之,若离眼前尘境就没有一切,那这分别性是意识心。

这段话是说若心离尘,就无体性,那由于尘境非永久常住,当其灭时,心也不在,那“谁”在修证?

九次第定:即修定之九种次第,即四禅定、四空定及灭尽定(又称灭受想定)。第九之灭受想定是灭第七识使之伏而不现行。另有一种凡夫层次灭所有想(属第六识)之定,称为“无心定”(或无想定)。

即执意识心以为自己。

二障指烦恼障(又称我障、事障)与所知障(又称法障、理障)。前者源于枝末无明,由此生我执,故有我障,使人生烦恼、障菩提,又能障人天胜妙之事,故又称事障。所知障源于尘沙与根本无明,以致执著诸法以为实有,障法空之理,对诸法之体性不得知,故称理障。

阐发妙明真心。

明亮状。

此宝光旋转到阿难头顶上。

得玄妙幽微秘密,体性清净圆明的真心,使得清净无垢之慧眼(清净眼)。心如日光之明耀,性如月光之幽微。

因为何原因而有光明?

此是问“谁在见!”。若阿难悟得,应即返观自心,但阿难未识本心,于是就有以下的答对。

阎浮檀金指明亮最为殊胜的金色。据说阎浮檀是南瞻部洲所生长的一种檀树,此树的果汁入水中时,沙石皆成金,所成的金子其色远胜一般黄金,一小块这种金子放在暗室中会使暗室光亮如白天。

金光赤焰。这一段是回答释尊拳有光明的由来,此光明是释尊的清净身所出。此身光明如宝山赤金色焰,为世间最殊胜的金色光明。

以你的眼根(眼睛)来比喻(例)我拳的道理,其意义同(均)否?

指“见性”,见之体性,即“能见”而言。

看见。

眼前尘境。

眼见。 上面这一段话是释尊开示阿难:“能见”的“见性”与眼根的不同。释尊以人的“手与拳”来比喻“眼与见”,问阿难二者是否相同?阿难说相同,他认为没有手就没有拳,就像没有眼就没有“见”。释尊就示以盲人虽没有眼,但也有见性存在。“见黑”也是见性的功能。若无眼的人得眼睛见到光明称为“眼见”,那么在暗室中的人忽得灯光,那不就是“灯见”?灯是物体,当不能见,故把眼睛看成“眼见”,那就像“灯见”一样的不合理。故结论说:在房间里,开灯时我们能见到各种色,那能见的是“眼”(包括眼识),而眼睛能显出各种色,其能见的“见性”是我们的本心,而不是眼睛自己。

寄望。

舒,伸张之义。兜罗绵,是一种棉织品,在此比喻佛手的柔软。网相光手,网相是缦网之相,佛的三十二相之一。佛手柔软,呈缦网相且发金光,故如此称。

下面这一段释尊以客尘说明识心无主。旅客与尘埃都是飘泊不定,就像世间诸种尘相,变化无常,又似我们的心念,念念迁移不停,这些都是妄心,不是真心。

解脱之名。

整装。

空暇。

所往。

刚放晴之时。

清早的阳光。

阳光由隙缝中进入。

引发照明。

尘埃之相。

尘相的性质。

释尊以手之开合来说明开合是动静之相,及客尘之义,不是本心无动静之相。

我能见之见性,尚无有动静可言,那有安住与否的问题。

见性。

真实身。

真实境。

真心之性。

颠倒是执著变异的身心世界以为实有之义。

寂常之性与妙明之心皆失其真。以上有变动不住者,如客尘皆非真心。见性无亏损,无动摇。


本文链接:楞严经讲解

上一篇:楞严经全文多少字

下一篇:助印楞严经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