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楞严经原文

楞严经讲解

卷十

无梦无妄想。

不论是醒或睡之时,其知觉(第六识)恒是空明清虚寂静。

如在晴空之中,看不见眼前尘境所留下之种种粗重阴影诸事,这是表示 想阴已尽之人,不会再想过去及眼前五尘所入的影子,只有虚明寂静之心 而已。此句也就是说想阴尽之人就不再著法尘之义,前尘影事不是指天空 中有阴影诸事,而是指法尘。

观山河大地,如同明镜照应虚像。盖镜中所受所照应皆虚妄之像,故称 虚受照应,照是对物,应是映物成像。

尘境过后,内心了然无有(罔之义)旧习留下(即事过心无留痕之义)。

心中惟留一个识精精体,即第八识(或识阴)。

生灭根元即第七识,盖第七识是“动”识,是众生“生”灭之本源,亦 是时间的本质。想阴已尽则生灭根元显露出来。

见十方世界十二类众生,生生灭灭,各类皆清楚了知(殚是尽之义,各 类皆毕尽即皆清楚之义)。

虽未通达各众生个个产生生命之元由头绪(此元由头绪即源头之义,为 第八识,为轮回之主宰)。

见到十二类生共同出生的根基(即第七识,动与生之根元)。

此行阴就如野马一直想动无法停止(不是跳动而是内心想动之义),如 同火光闪动不止(熠熠之义),又如水波清清扰动不息(清扰之义),这 些都是形容行阴的动相。

行阴是十二类众生身根(浮尘根)之所以有生有灭(即轮回生死)的究 竟枢杻与臼穴。

这种轻轻不止的动相称为行阴区宇,它是众生生灭轮回的枢穴。行阴区 宇发生在“觉所觉空”灭动相这一阶段。

若此轻轻扰动,熠熠(如火闪动)生灭根元体性。

此生灭之体性能回入原本澄清之境(如水面不动则无波)。

当下澄清原本之习气(即清扰熠熠之动习)则如波浪灭化为清澄之水, 此名行阴尽之相。

此是本心的“动”之用与六尘相浊之故。“相织妄成众生浊”是真心之 “动”性与无常之生灭二者交织妄成第四重的众生浊。

行阴的“动”是在内心深处很难察觉(幽隐之义),故称幽隐妄想(即 生之妄想,以为“生”为实有),这是行阴的本源。

“凝”是不动之义,即于想阴十境不起丝毫贪爱之义。“明”是明白不 惑,于飞精附人即可觉知(即我们常说要有觉之义)。“正心”是正确的 用心,即要定慧等持。

如此想阴全破才得以穷究十二类众生生灭轮回的本源。 附注:以下讲“行阴”的十种妄相,行阴定中所现乃自己种种邪计(即不 正确的计度猜测)所成,没有“外魔”干扰,此皆心魔之相,故有行阴十 “计”而不说行阴十“境”。

“本类”即人所在的类生。“欲”于本类中研求生灭根元使之显露者 (行阴现出,生灭本妄,妄本无因,但想要去研究虚妄的根元!)

“彼”即行阴。于是在妙定之中,起心观察行阴幽深轻清圆满扰动之源 由。

对于行阴的普遍性(圆之义,众生皆有故圆)与原始性(元之义,根本 内心故元)妄起计度者,此修行人即会坠入二无因论(下文会解释)。

此修行人(是人之义)没有继续内观而只止于此,以为已到尽头,认为 行阴是一切生灭的根本,无有更根本之因(其实生灭亦本心所生)。

“生机”即行阴。“全破”即完全显露之义。

尽之义。

业力流动湾转轮环(即随业力轮回之义)。

黑暗无所见。

亡失正知正见。

此修行人看未来时,见到末无因(即后无因)。上面讲本无因是指“前” 无因(或过去无因)。由于有生灭才有前后之妄想。

此修行人于诸众生(生之义)既见到其劫前是无因而有(此无因是其 根)。认为十二类生以“无因”为其本原而自然出现,此为“自然外道” 之说。

这些人认为人还是生人,鸟生为鸟,鸟鸦本就是黑,鹄鸟原本就是白。 人天众生本就是站立(竖之义),畜牲本就是横行。它们都是自然而有, 没有什么因果,没有因为什么而有。

皆是本来如此,没有什么原因。

起心观察行阴幽深轻清圆满扰动之源由。

于行阴周遍(众生皆有,圆之义)与生灭不断(常之义)中妄起计度 者。

此人坠入四种与断灭相反的永续不灭(常之义)的偏见。(以下详加说 明此四种常论)。

此修行人穷究心与境之体性,欲知其来自何处,而发现二者皆无因自有。

此修行人看到二万劫内众生都在生灭轮回(循环之义),因此他把无常 的生灭妄计以为常。

源。

四大之体性。

此修行者认为生灭是众生的表相,众生的体性即为四大的体性(指其性 质,不是本体),它是恒常不变。

此修行者由于未能通达本心,他以六根为觉知之心,执受(五蕴之受) 为觉知之意,末那(即第七识)为觉知之识,心意识即六根、执受、末那 之义。此句是说此修行人穷究六根末那执受,误以为“末那”为诸法之体 性(本元由处之义),因为他认为末那之体性恒常不变之故。

八万劫内众生皆生死循环不止,因此就穷究此“循环不失之性”(即第 七识),计此性以为常。(其实循环不失乃第七识生灭之故,这是行阴流 动之相,岂能计以为常。

此修行人既已尽想阴之根元(即想阴已破)。

“生理”即“生”之理体,即“动”之源,众生“动”与“生”之源即 行阴(第七识)。这句话是说此修行人把行阴误以为没有流止运转施为。

他们以为生灭想心今已永灭(其实行阴微细查不出而不是永灭。) 附注:修行人想阴已尽则认为既已无想“当然”(自己计度!)生理也就 无流止运转,生灭与想心“当然”已永灭,于是,由道理上就认为想阴尽 就已是不生灭,此乃由于自心妄自计度之故,不知行阴是源于妄想,非生 灭不生灭性。

道理上自然视行阴为不生灭。

修行人于定中妄自起自他相对待之计度,则生颠倒。

无常与常论各一分,即二者相对待之义,一分是一半之义。

明白的以为这“神我”之故。

由此处妄起计度,认为“神我”遍十方无所不在。

把众生计为“他”以和自心的“我”相对待。

即国土在成住坏空的“坏”劫。

即在国土之成劫或住劫之时。(其实成住皆会变坏空)。

分别观察“我”的身与心。

发现我心(即行阴)精细微密(行阴之相精细微密),此心能造业如微 尘流转十方,但其性无移改。

即我心可令此身体或生或灭。

指身心不坏之体性名为恒常之“我性”(如该微尘)。

一切身心之死生即从“我性”流出,这由“我性”所出的生死叫无常之 性。 附注:此修行人误以为有不变之体性,可起心之用可令身体有生灭。而不 知行阴乃妄想无实性。

也就是把已修行灭掉的色受想三阴当做“无常性”(因为它们可被 灭),而把行阴常流不住当做是恒常之性。

起心观察行阴幽深轻清圆满扰动之源由。

“分位”指“三际分位”(即时间之分法,分为过去、现在、未来), “生灭分位”(妄分生与灭),彼我分位与见闻分位,对这些“分位”产 生邪计算度者。(详见下文)。

心中妄计度行阴为十二类众生生灭的根元。

指此“生元”显现迁流之业用,循环不止息(轮回之义)。

妄计有过去与有未来名为有边。

计现在心相续不断(第七识相续不止之相)名为无边。(此即三际分 位)。

此即“见闻分位”。

该修行人观察行阴之相,执其以为是“真我”,妄计此真我能周遍了知 一切诸法,由此认为(得之义)行阴(即我)有“无边之性质”。(即以 为行阴无边故能知无边之一切法)。

彼一切人都出现在我知之中(即一切他人皆是我之所知)。

我知其人但不知其知之性(即我不知该人的行阴,真我是什么)。

这称为(名之义)“其人(彼之义)不得无边之心而是有边性”。这即 是计我无边、人有边。称为“彼我分位”。这种修行人计“知的我”为真 我(其实是行阴),认为它是无所不知,称为无边性。而物质的我(即我 身)为有边性,它在真我所知之中。此段句中的“人”即指物质的我身之 义。

以定力穷究行阴,欲求其空(断灭之义)。

在定中见一切空,出定则一切皆有(以其所见之义),由此所见即起心 妄自猜度,认为一切众生一生之中皆半生半灭(例如一生中一半时间在睡 觉,一半时间清醒)。因此进一步认为(明之义)世界上一切所有都是一 半有边,一半无边(如生为有边,死为无边)。

对于定中之觉知觉见不能明白了达,而妄生各种计度。

此人则会坠入四种颠倒之见,这四颠倒与“不死外道”所说的矫乱遍计 虚论相同。 附注:“不死外道”是释尊时的一些非佛人士,他们以为“无想天”是“不 死天”,只要在一生之中对他人之所问,不要擅自作答,则死后即可生于 此天,他们认为不是确实知道的事胡乱作答,恐怕形成娇乱,因此遇到有 人问话,就称“秘密”不便作答,或做一些模拟两可的对答。释尊认为不 知就说不知,知就要答,他们这种不知还要以秘密或模拟两可作答才是真 正的娇乱,是邪分别妄计(故名遍计)都无实义(故称虚论)。 这种人是以双厌苦乐的生灭心(即意识心)为本修因,果地不可能得到 (发明之义)不生不灭之性质,故此天人在五百劫的最初半劫修成“无想 定”(灭之义),而到五百劫的最后半劫(即499点5劫时),“无想 定”已坏,其思想复生,这一类叫“无想天”。

行阴为迁流变化,但却如流水前后相续不绝,故见此相续名之为恒。

于八万劫内,能见到所见之处皆有众生存在,此名为“生”。

八万劫外不能见到所见之处,不见有众生,故名为“灭”。

这些修行者认为行阴为相续之故,则在行阴前已灭与行阴后未生之间必 有相续不断之性存在,此称为“增”。而正相续之中必有离缺之处,此名 之为减。

见众生各各皆有其出生处,则名之为有。见众生各各有死亡之处,则名 之为无。

以上八种相(即变恒、生灭、增减、有无),以行阴之理都可观得很清 楚,但此修行人用心去计度则别有所见(即不是依理而观的正知正见)。

有求法的人来问关于修证之义,则答我今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 减,这样在任何时刻都做矫乱之语,使前来问话的人(彼前人之义)遗失 章句(因为所答皆模拟两可故称遗失章句。若有肯定案,则求法人可获得 章句。)。 附注:此第一种颠倒是讲修行人对行阴八种相状自己妄自做一些解释,但 也不敢确定其是否正确,因此有求法人问他诸法是什么,他就以亦有亦无、 亦生亦灭等模拟两可的话作答,使求法人摸不著边际。

谛观行阴之心。

行阴一波接一波故名“互互”。行阴一波一波相续而皆无所有故称互互 无处。修行人因行阴相续无所有而证得“无”。

修行人谛观行阴之心,发现行阴一个接一个,个个皆有生有灭,故称个 个有处。修行人因行阴有生灭而证得“有”。

修行人观察行阴,见其念念生处则以为“有”,见其念念灭处则以为 “无”,故称“有无俱见”。行者如此看行阴生灭之境界,有如木分两支 其心亦不定(乱之义)。

即有生则必有灭(亦有即亦无之义),但灭不一定会生(亦无之中不是 亦有之义)。

“矫”者是自己不承认自己无理,“乱”者心中无主,也就是心中没有 自己确知的答案。“一切矫乱”是说一切知见皆落入无主乱答之义。“无 容穷诘”是说他们所答的话都是矫乱无意义的话,不值得去穷究诘问。

对于行阴迁流不止似无尽之相而妄生计度,以其为一切动之源,将来能 生诸动故妄以为若现在灭(死亡)将来必会再生,故称“死后有相发心颠 倒”。

有的(或之义)是自己坚固身形,说色身即是我(行阴)。

有的见到行阴之性(我之义)圆融含遍十方国土(众生皆有行阴之 义),就说我(行阴)含有色(指一切国土及众生),这是妄计我大色小, 色在我中之义。

有的见到眼前之色(前缘之义,指一切物质等)皆能随我回旋往复(即 被我所用之义),就称色属于我。

有的见到我依于行阴中相续之相,就说我在色中,(修行人以为行阴相 续之相即色阴)。此是妄计色大我小,我在色中之义。

以上四种皆是妄自计度,说色身虽死但尚有一个有相的“我”存在。

“如是”是指如以上所言四种计度即,色是我,色在我中,我在色中与 色属我。如是循环有十六相是指此四相与是、非是、是非是、非非是配合 (循环之义)则共有十六相,即:(一)色是我,(二)色非我,(三) 色是非我(四)色非非我。(五)色在我中(六)色非在我中(七)色是 非在我中(八)色非非在我中(九)我在色中(十)我非在色中(十一) 我是非在色中(十二)我非非在色中,(十三)色属我(十四)色非属我 (十五)色是非属我(十六)色非非属我。这十六相不论那一种,都是说 色身死亡之后尚有一个有相的“我”(即行阴)存在。例如“色非我”, 则色亡我当然可存。

从这十六相(此之义)把色与我截然分成二者,更进一步推想一切诸法 皆如色身,菩提如我,故烦恼永为烦恼,菩提永为菩提,此两种性质(即 染净二性之义)相驱并行各不相抵触(即烦恼的众生毕竟永不能证菩 提)。

五阴在此指色身(包括肉身、气身与五蕴身),此句是说妄立色身死后 尚有相存在。

于先前已除灭的色受想三阴之中,妄计三阴既然可灭,那行阴当然亦可 灭(指在死后)。

于是此修行人坠入一种邪知见,认为人死后一切将断灭无存(无相之 义),这是发之于妄心的颠倒(因为断灭论违背因果,把因果的真理认为 断灭,执非为是,故称颠倒)。

此处“形”指肉身(身形),“色”指四大所成的精神身(即五蕴 身),形因色有,色灭则形无所依(因之义)。

此处“想”是五蕴身的行蕴,“心”指第六意识心(这是此阶段修行人 的认知,实际并非如此)。

外道认为“受”是连于“心”与“想”之间,“受”一旦灭除则心与想 不再相连,而心通于外之色,则色与想亦不相连。即如下图:

“生理”指肉身(形色),此句是说三阴(受想行阴)之性既已销散, 纵有肉身但没有受想,知觉全无则与草木何异。

“此质”指色受想行四阴,这句话是说在定中四阴之相皆不可得,死后 如何还会有其他的“相”存在。

勘验校对,即验证得知。

即(一)色受想行四阴皆灭(二)受想行三阴灭(三)受想二阴灭 (四)想行二阴灭(五)色阴灭(六)受阴灭(七)想阴灭(八)行阴 灭。以上八种皆会形成有受想无生理或有生理无受想的结果,都会如上所 说那样,修行者由此推知死后无相。

于行阴存在之中(即行阴未破之际)。

即色受想三阴已灭。

把存在的行阴妄计为有,把已灭的色受想三阴计为无。

以行阴之有破前三阴之无(故三阴非无),又以三阴之无破行阴之有 (故行阴非有)。故说行阴是有非有,三阴是无非无,此皆识心之妄想。

这些人妄计死后成为非有非无之相(俱非之义)。

即前“自体相破”之义。三阴既灭,见行阴之有亦即同灭(非有之义)。 行阴既存,故行迁流中,观三阴之无亦即同有(不无之义)。此句是色受 相三阴非无,行阴非有之义。

循环是指四阴之中,由前观后,由后观前之义。穷尽阴界指穷尽色受想 行四阴之义。

有无俱非的八种相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受、非无受、非有想、非 无想、非有行及非无行。

随时得有一个机缘能告诉他人,则皆说人死之后将成为非有相非无相。

“诸行”指诸法。又计诸法体性变易无常(迁化之义)。

心中融通了悟。

因看诸法变化不定,没有“定性”,故心中了悟,认为诸法说有不有, 说无不无,说实不实,说虚不虚,故说诸法是有无、是虚实都不对。

由对诸法的非有非无、非实非虚而推知(计度之义)人死之后亦是非有 非无,死后(后际之义)不可知(皆瞢之义),由于非有非无不可说明之 故。

见行阴念念灭处叫后后无。即修行者专注于行阴念念“灭之处”。

妄计人天七处众生,死后皆断灭。但此与前面所说“死后无相”的妄计 不同。前面所说是因观三阴灭而推知行阴必灭,但此是观行阴灭处

妄计四洲与六欲天之众生,死后色身断灭,则一切皆断灭。(他们不知 色身灭只是妄相,自性不生灭)。此为第一、第二断灭。

五欲已尽,死后断灭称欲尽灭此为第三断灭(即死后生初禅天之人,外 道不知,以为其是欲尽断灭)。

有些众生诸苦已尽死后生于二禅天(即定生喜乐地),但外道不明,妄 计其为苦尽断灭,此为第四断灭。

有此众生诸乐已离,死后生于三禅天(即离喜妙乐地),但外道不知, 以为其为极乐断灭,此为第五断灭。

有些众生舍一切觉观喜乐,死后生于四禅天(舍念清净地)但外道不 知,以为断灭,此为第六断灭。又有众生“舍”一切物质之碍,死后生于 四空天,但外道不知亦以为是舍灭,此为第七断灭处。

如此往复推论穷尽以上所说的七处。

看到这七处众生死后就消灭不见,灭后也不见他们复生,由此妄自计度, 死后一切断灭。

此以行阴如波浪念念相续无间断,前念有则后念亦有,则再后念亦有, 由此推知行阴永续存在,故称后后有。

修行人妄计五处(下文详述)为涅槃。

“正转依”即涅槃之义(转生死依涅槃)。“欲界”指六欲天。这句话 是说由于想阴已破圆定明发,得天眼通,观见六欲天界天光圆明(观见圆 明之义),由此心生爱慕,以为六欲天即是转生死为涅槃之处。

如此往复推论(循环之义)穷尽此五处(即文中所说之六欲天、初、二、 三、四禅天),由此妄计以为此五处现在即是涅槃之处。

行者想阴已尽行阴现前,当此之际定慧等持禅观之心与妄想心,二者交 攻互有胜负,称用心交互。

消灭止息不正之邪知见。

歧路旁枝。

勿令修行者心中妄生祈求,以得少为足。

释尊希望阿难尊者能成为一个真正觉悟之人,能做为众生内心清净的标 准(即模范)。 附注:以下讲“识阴”,此发生于“空所空灭”的阶段。

世间无常变异之性(即行阴)。

幽隐清轻扰动之根元(十二类众生皆如此),众生同分的生机(同分是 共同有份,也就是众生皆有之义,生机是出生生命的动机或动力。)

忽然毁坏破裂。

“沈”是深沈,“细”是微细。“纲”是网上的大纲,“纽”是衣服的 纽扣,这是形容生机的纲纽是微细而深沉。

即中阴身。

“酬业”是酬答宿业。“深脉”是深潜的脉络。

“感应”是因果之义。 以上这段“行阴尽者、诸世间性,……,感应悬绝”是说行阴尽,则世间 生灭之性,十二类生幽轻扰动之元,众生同分之生机,其微细深沈的纲纽 忽然破裂,中阴身酬答宿业之深脉亦不存在,“生”之因既亡则投生受生 之果亦绝(感应悬决之义)。

行阴尽之人,如已鸡鸣的天空,东方已出现“精明之色”,但因识阴未 破,故尚未呈现“大明”之色。

因行阴尽,六根虚明清净,不再有奔驰放逸之相。

身内之六根对外之六尘皆能湛然明净。

行阴尽内外湛明,修行者入此湛明之境以为已经到尽头再无有所入了。

修行者定力深入到达十二类众生之受命元由(即第八识或识阴)。

观此受命元由(即第八识)妄执以为是众生之真元(即本心)。

以为是本心,诸类众生之果报皆不召引(因为本心中无果报召引之 事)。

对于十方世界已获知其为同一识性所现(即众生皆第八识所现,这是识 阴未破者的认知)。

第八识经常出现在前,其色不沈没(如鸡鸣天之色,眼前现微弱光明), 其中并已发现有幽暗阴密之处,修行人在此种境界时叫“识阴区宇”。

“群召”是群生(即十二类众生)所召之果报。“已获同中”即已获知 众生皆同为识性所现。此句话是说“若是对众生的召报已了知是识性(第 八识)所现”。

在六根门头销融磨炼,使达到“合开成就”。“六门”是指六用之门, 将六用之门销融磨炼(也就是使六根皆能自在起用),使能达到“开成 就”与“合成就”。“合成就”是指六根各自的成就,如六门合闭为一门 各自为用,如眼得天眼,耳鼻舌身皆可做天眼之用。“开成就”是指六根 皆可行六用,如六门完全打通,即眼根可看、可听,……,可想。其他五 根亦皆如此。

六用之门已开,则每二个门之间皆互通相邻互用清净无碍,如眼与耳互 用无碍,眼与鼻互用无碍等(邻是二者之义)。

这是本心的见闻觉知之用受尘相之隔以至妄成第八识。 汝等见闻觉知六种识性原本没有什么不同(即原为一精明),但由于有肉 身之六根与六尘相接触,此一精明(真心)被众尘所隔越(因妄起分别执 实之故),所以本无不同而妄生不同(无状异生之义)。原本一体成六用、 六用元一体(性中相知之义),但成六用时,彼此于不同范围内各自起功 用,不相越踰(用中相背之义)。真心无法判别六用之同异(失准之义), 真心与此种“区隔作用”相交织而成第五重之命浊。(真心之六用称为 同,六根六尘分隔成之六用称为异。真心因为此浊而成为第八识。)

观察识阴之元由,是妄执非有(罔之义)非无(象之义),体性空寂(虚 无之义)以为实有(颠倒之义),这是其根本。 附注:“识阴尽”是在“生灭俱灭”的境界。而“黑漆筒”则是在“寂灭 现前”之境,“黑漆筒”在第八识的“后缘”,即“非想非非想处”,而 “识阴尽”则在第八识的“中间”。识阴尽则已越命浊,知道生死非实有, 但由于未开悟,尚不知“诸法心造”。 附注:以下讲识阴的十种相状。

这是说识阴的相状,其为寂灭未呈精圆之相,故未到达寂灭现前,乃在 生灭俱灭之阶段。“穷诸行空”是穷研行阴(依定慧之力)至于其空(即 行阴尽之义)。“于识还元”是第八识现前(还归其元)之义。“已灭生 灭”是已灭除第七识之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是说对寂灭(即黑 漆筒)之性质尚未悟到精妙之处,故未达圆满成就。

能令己身之六根成合开之用。

与十方十二类众生通一见闻觉知。因为第八识是十二类众生共通之源, 此修行者已通达第八识,故能与众生觉之源头相通。

与众生觉知通同吻合。

圆元即识阴(即第八识)。

若把所归入的识阴妄立为真常的能因(无常的现象为所因),若于此产 生上胜的悟解者,则会坠入以为第八识是能因诸法是所因的妄执。

“娑毗迦罗”是外道的名字,此外道认为冥谛是诸法所归。在此修行人 把识阴当成能因,诸法为其之所因,则识阴的地位与冥谛相同,故称成其 伴侣。

妄立第八识为所得之“心”,把它当成所归之果(即当成涅槃之义)。

违背远离圆满通达本心之路,背向涅槃之城(即不是悟本心的正路), 将会出生为外道种姓(即入外道之义)。

“所归”即识阴。“览为自体”是以为自体,即把第八识当成自体(前 面是把第八识当成归依之地。)

执著有能生的识体与所生的诸法,也就是认为诸法皆由识体所生。

“摩醯首罗”即大自在天,此为色界之顶天,此天为三目六臂骑白牛执 白拂,梵行者经常侍奉他们。大自在天自计于其心中能现无边众生之身, 此与识阴未破的修行人,以为识阴能生十二类众生,二者想法类同,故成 为大自在天的伴侣。

立识阴为“能为”因心,十方众生为所因(即所生出,所流出之义)。 亦即识阴为能作,众生为其所作,故众生是能成事的果。

大慢天即大自在天,自计能生一切,故称“大慢”。“我遍圆种”的 “我”是指识阴,妄计识阴为真我,认为它可遍含诸法。 附注:诸法唯识现,此为虚妄有,此识阴则以为第八识是不变(真常)的 实有。

若把识阴(所归之义)认为是自己所归依处。

“彼”即识阴。

即于身心诸法所起之处(都起之义),当成所宣流之地(源头之义), 把此地(即识阴)当成无生灭的真常身。

识阴本是生灭,但修行者妄计为常住不动。

第八识属微细生灭相,识阴未尽之人不能查觉,把它当成常住不动,故 迷惑以为它是“不生”。 修行人把第八识当成真如,因此迷惑以为真如是生灭。

真妄双迷,安住迷中,既迷识阴之妄,亦迷真如之真性。

执识阴为“常”,执诸法为“非常”。“自在天”(即他化自在天)是 欲界的顶天,自在天认为虚空万物及一切身心皆其所作,这与此修行人想 法相同,故自在天为其伴侣。

妄立因与依之心,即妄立识阴是我身心的生因(因心之义),也妄立识 阴为我身心之归依处(依心之义)。

妄计识阴为真常身,身心为其所生出之果。

前执我圆(见前之遍圆种)能生万物,今执其能生我身心故称倒圆种。

“所知”即所观之识阴。认为一切法皆由知(即识阴)而起,因此妄计 此“知”圆满遍及一切诸法。

因其妄认此“知”遍及一切诸法,故草木亦有“知”,故草木亦称“有 情”与人无异。

对这种“无所选择一切皆有知”的想法产生上胜的悟解者。

妄执无知为有知。

婆吒亦翻为跋阇,霰尼亦翻为先尼,此为二位外道之名。此二外道认为 万物皆有知觉(执一切觉之义),此与本阶段的修行者认知相同,故称成 其伴侣。

妄计圆满一切皆有知为“因心”,产生虚假荒谬的结果(即草本为有 知!)。

以无知为有知,故称倒知。

修行者在六根互用中已能圆融随心顺意(随顺之义),略无隔碍。

便于此处(即六根互用随顺之处)妄想圆化一切发生之事。“圆化”是 圆满去变化之义。故“希望”火能光明,水能清净,风能周流。

希望所见诸尘相(如火、水、风等)皆能成就。

各人随所见不同而有不同的崇拜与供事,有的供火神,有的供水神等。

以此四大所生之诸尘相为发生造作之本因。群尘指光明、清净、周流等 相,即四大所呈现之相。

立这些四大所生的尘相(如光明等)做为常住不动的解释。

群尘不能生诸法,但妄以为其可。此种妄执无生以为有生称为生无生执。

迦叶波是别姓,婆罗门是种性,共有十八,迦叶是其中之一,这些人都 是事四大(指四大之相而言)之外道,他们常勤劳自己的心,辛苦(役使) 自己的身体。

此阶段之修行者以四大(指其相)能生一切法,此与迦叶波等观念相 同,故称成其伴侣。

妄计执著于崇拜诸事,迷失自己的真心而听从于物(即执著于物之 义)。

妄求因指非因计因(因为四大尘相不是诸法的生因)。妄冀果是非果望 果。

生颠倒化理之种类。诸法心造,法是所造,此为“正化理”(正确化生 万物之理),反之,一切为物造则为“颠倒化理”。

若于识阴圆明时,妄计圆明中一切皆虚无(即于定中观圆明时,起心妄 想其为虚无。)

“非”是毁灭之义。要毁灭群尘所化之一切身土,即欲灰身灭土,纤尘 不立之义。

以永灭之所依为其所归依之处。“永灭之所依”是他们心中妄想以为真 有此存在。

以此“永灭所依”为所归处而实无有所归。此种妄执无所归以为有所归 叫“归无归执”。

此处之无想天指四空天,不是四禅中的无想天。诸“舜若多”指无想天 的天众。

于圆明中之虚无心为因,成就空亡之果。

圆常即识阴(指其常住坚固不动之义)。这句话是说若对识阴妄计为圆 满常住,则修行坚固此身体令得常住(固身常住之义),就如同识精(即 识阴)之圆明,长久不灭(倾逝之义)。

妄生贪著长生不死而实在非可贪(即达不到之义)。

即长寿仙人。

执著识阴为受命之根元。

立虚妄的坚固色身为“因心”,因而趣向长恋尘劳之果(即不能出离之 义)。

生妄想延命之种(种子之义)。

观识阴与人之生命(命之义)互通有关。

留住世间诸尘劳,唯恐识阴(其之义)销尽。(因为他们认为识阴与生 命诸尘相有关。)

“此际”指行阴尽识阴现之际。“莲华宫”形容美丽庄严的宫殿。

即七宝。

Transfer interrupted!

美女(媛之义)以使其心姿逸纵乐。

认为如此才是正确(上胜之悟解)。

妄执业识命元(即第八识)以为真常而实非真常。

吒枳、迦逻是一个天魔的两个名字,吒枳翻为结缚之义,迦逻是“我所 作”之义。此魔自称三界结缚皆我所作,其能化诸欲境以缚众生,这就像 此修行人欲留尘劳(相当于所作欲境)以保命元(相当于以縳众生)。故 称“成其伴侣”。

“邪思”是指“只要留住尘劳即可保住命元”的不正确思想。显发此邪 思为因,炽盛的尘劳(如在世间作牛作马)将为其果报。(天魔福报用尽 则将作牛作马)。

于识阴(命之义)明白通达之中,起妄心去分辨心行之细与粗。即定中 去看起心动念何者为细,何者为粗。

疏通抉择这些所看之心念何者为真,何者是假。

心念的粗细真假都以因果自相酬答(即他们认为心念的粗细真假皆源于 因果)。

惟求之于心中之所感所应(也就是若自己心中感应知道是心细、真实, 则认为已证圣果。这种感应是源于自己的修证。)

背离实相清净之道(即真心本清净非修证感应可得)。

属于灭谛涅槃之乐,心已呈现休止,更不前进。

四禅之无闻比丘及增上慢者。

“精应心”是改变心念之粗为细、假为真,以作为证果(应之义)之心。 此句是说以圆满之精应心为因心则成就趣向空寂的果报。

“圆融”是能六根互用无碍(已将破识阴)。“清净”是诸尘不染之 义。“觉明”是观照到命元(识阴)之义。清净觉明是观照清净的识阴(第 八识)。此段话是说修行者若六根互用能达无碍,且对清净的识阴能发研 深妙。

起心(发之义)去研究识阴生灭深妙的道理。

即以所悟深妙之境为涅槃(即识阴灭之处)。此为缘觉之所证,其已灭 识阴。

诸缘觉、独觉之伦(类)。辟支佛有两类,独觉是居寂观化无师自悟。 缘觉是观十二因缘而开悟。

“圆觉”是圆融清净觉明之义,心是通之心,即开通了达之心。此 段是说对圆融及清净觉明二者得开通了达之心,并以此境界为因心。

成就寂静(湛之义)明彻之果,即独觉(寂静)与缘觉(明彻)之果。

生独觉与缘觉二种果位,圆明为其所悟之境界,认此境界为究竟则成为 “不化圆种”。由于此境界尚未达到融通圆满之境故称“不化圆”。

未至圆通,中途成为颠狂的见解。

见经文第423页及其注解。

各以自己欲望之所爱,且因为自己的积习之故,以致迷失本心。

对于定中所现境界与自己欲爱积习相合便欣喜取著而自休息,认为是毕 竟所归之地。

自称已圆满俱足,已成就无上菩提(即自己是佛之义)。

即识阴十相状中的前八种是外道邪魔所感有漏禅福报,福报用尽将坠无 间地狱。

而后二种是声闻、缘觉所证之无漏业,不会有地狱之事,但仅止于此境 界,不再增进,永远到不了究竟佛地。

你们应存护佛法之心秉持佛之正道。

“见魔”指邪见之魔。“沈孽”是沈重罪孽。

“绥”是安定之义。“保绥哀救”是保护使禅修的人得以安定,并哀怜 救助他们,“销息邪缘”是消除息灭各种邪思之缘。

从开始发心到成就佛果。

用(乘之义)此法门得以心开。

即入于圆教初住位中之乾慧地(其慧约是权教菩萨之八地,但渡生之心 不足。)。 附注:权教菩萨福慧等持,在妙觉之前尚有各种无明,即此经文之五阴相 状。

识阴已破之人,圆满(遍法界之义)明妙(寂照无边之义)的精心(真 心)于诸行位中发起神通变化之妙用。“于中”是指于初住位到等觉位之 诸菩萨行位中。即识阴已破之人于诸行位中皆能发真心之妙用。

即前述之“圆明精心”发化之后,可顿超十信,……到等觉菩萨果位之 圆明而入于佛之妙智慧海。 附注:“金刚十地”指地上十个果位的金刚菩萨。由这一句话可知权教的 等觉位尚未全破识阴。

圆满成就菩提正觉,归入无所得(本有之义)之真涅槃境界。

“毗婆舍那”是慧观。“觉”是始觉,即众生本有之觉,初迷之后再开 发出来的智慧。此句是说在定中用慧观以始觉明锐的智慧来分析微细魔 事。

心中的妄知妄见。

没有不足的条件(无诸少乏之义)。就是下劣的二乘行人亦可回少向大 (行增进业之义)。

未能认识定中诸种差别境界,不知道佛所说法,辨别魔事的要义。但有 些人又很乐于修习耳根圆通之三昧大定,汝恐他们会因不知魔事而入邪见 同于邪魔。那你要劝他们一心一意专持我所传授的楞严咒。

阿难,你应恭敬钦听十方诸佛修行得究竟果位的最后垂留仪范。此中前 半句“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是指楞严经,此经使诸佛得以成就。“最后垂 范”是由于五阴魔事,是本经最后才开示,故为最后垂范。

礼拜恭敬承奉,忆念持诵本经使勿忘失。

指下文之三个问题。

五阴相中之五种妄想(如色阴之坚固、受阴之虚明、想阴之融通、行阴 之幽隐、识阴之虚无妄想)是产生五阴五十种相状的根本想心。请如来再 加开示,此为第一问题。

第二问题是五阴消除的顺序如何?

五阴各以何为边界?例如欲破除色阴,那要到什么境界才是色阴的边 界,过此边界则算色阴已破,这是第三问题,指五阴的深浅范围是什么?

作为未来诸佛正法的标准(眼之义)。

精真是诸精之真体,即本心的体性,也就是法身,它是寂而照(妙明之 义)。本觉指其用,它是圆满清净是照而寂之义。

指真精非留于有相的生死与尘垢(即不属于有相之境界)。生死及尘垢 乃至虚空皆妄想所生。在此处,垢是比喻八识,尘是比喻各尘相,诸识及 所生尘相就如同本心所现之尘垢。

“斯”是指生死及诸尘垢。这句话是说真如起无明(妄之义)以至发生 诸器世间,因此才有虚空、生死与尘垢诸虚妄相。

妄想就是虚妄,没有什么原因引起妄想,唯以妄想再生妄想,妄中立妄, 如是辗转相因,以为是因缘的性质(称为立因缘性)。因缘已是虚妄无实 义,何况外道不明因缘之理,认为没有因果,认为诸法皆自然如此。

虚空性实际上也是如幻的妄想所生。

若知妄想有所起之处,则可说妄想是因缘生(因为有所起处即有因)。

但若妄想原本无所有,那么说妄想说因缘也都无所有。

那何况外道并不知因缘却推论妄想是自然所生。 附注:以下示色身是第一个“坚固妄想”,色身是父母欲爱妄想与自己憎 爱妄想所生,坚固妄想乃色阴之根本。

你的身体(肉身)最先是因父母爱欲妄想所生。

你今日的识心(心之义)若非中阴身起憎爱之妄想则不会有(不能来之 义)。故可以说由“妄想”而传续性命。

你的色身(包括肉身、气身与五蕴身)若不是与虚妄同属一类(通伦之 义),那如何会谈到醋味时口水会流出?

即肉身、气身与五蕴身。 附注:以下开示“受阴以虚明妄想”为本。

即前面所说,想到登临高处而起的妄想心。

此妄想心(属第六意识心)能令你的身形好像真正感受到足心酸涩。

由此妄想心为因,而使五蕴身的受蕴产生觉受。“受”是前五识所生的 意识心。

能动物质(色之义)的形体(即肉身)。

你今日眼前的“乐受”(顺益之义,由顺境则喜爱),与“苦受”(违 损之义,违逆境则不爱)。

二者(即苦受与乐受)现前驱役自心奔驰不止,此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附注:“受”之发生乃过去前五识有经验存于“名色”之中,故今日想起 会足心酸涩(以临高想心为例),此妄想心乃因名色之故,前五识“接受” 此种感觉,称为“受”。故此“受”乃是妄想非真有觉受之物,故称“虚 明”妄想。 附注:以下开示想阴是融通妄想。盖想阴是虚,但会使色身之实与之相应 故称融通。众生的想(不论醒或梦中)乃名色过去已有而生的妄想,诸根 取像与此妄想之念相应即为想阴。

由你的想念与思虑驱使你的色身。

色身与念虑不属同类(一为无知、一为有知)。

你的色身为什么(何因之义)会随念虑之驱使而取像(想阴以取像为 义,即根尘相对生种种取像)。

因想念的心已发生而后诸根(形之义)才取像,所取之像与所想之念相 应。

想阴在醒时即是想心,在睡时即是梦境。

则因你的想念不息,故妄情摇动不止(即妄心不停之义),此想阴通于 醒、睡与五根、五识亦通(法尘是五尘谢落的影子)故称融通。 附注:以下开示行阴的幽隐妄想。

行阴是变化的理体,其性迁移不停(不住之义)。

念念迁变,秘密推移。

气色销散,容貌变皱,日夜互相更代。

行阴若非汝心,云何会使汝的身体变迁?

你现在的行阴念念迁移不得停住(即你现在的心念从未停过)。 附注:以下开示识阴之虚无妄想。

“精明”即识精元明(明白了知之元),即识阴。 “湛”指湛然明亮,这句话是说你的识阴好像在明亮不动摇之境(处之 义)。

若识阴名为“恒常不变者”(修行者之误认)。

若恒常不变,则色身就不会有见闻觉知六种功用。

若识阴是精真(如真心、本心则为真实)则不容染习诸妄。

此段是说若识阴不容习妄则何以会发生以下之事:你昔年看过一物,久 已遗忘,后来再看到此物时又会记起,所以会如此,是因第八识被境(见 奇物)所薰成为种子存在识中,后来机缘出现(再见此物时)种子被拉出 而又记起,因此,此识阴(精了之义)是念念受薰染,不是“不容习妄”。 句中“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薰”是指此识阴好像在明亮不动摇之处, 但实际是受到念头的薰染,亦属动摇之相。“有何筹算”是说识阴被念念 薰染没有停止,薰染的数量如何计算?

此湛然之处(即识阴)非真心不动。

识阴若非前四阴之源则那会受到妄习所薰染。

非达到六根六用开合之际则妄想不得灭(即识阴不能破)。(见经文第 482页及其注解)。

识阴未破之故,你现在见闻觉知六用之中,在念头中常会串穿(中串之 义)少许(几微之义)的习气(习之义)到识阴中,则你湛然了知的第八 识内会出现罔象虚无(即若无不无、若有非有虚有无有之妄相)。这是第 五种颠倒(执虚以为实,无以为有之义)极为精微的细想。 附注:以下讲五阴的边际。

住色与住空即色阴之边际。在色阴中,凡有相者泛称为色,无相者称为 空。远离一切相住空则色尽空未了。此不出色阴边际。必须双离色空才是 出离色阴。

住触与住离皆受阴所属。受阴之中,取著称为触,厌舍称为离。只断一 切取著(断去喜爱)而不忘厌舍则是离“触”而未能离“离”。此尚在受 阴之中,要双离二边才是究竟。

住有念与无念皆是想阴。想阴之中,有念称为记,无念称为忘。除一切 “念”而不忘“无念”是住“静念”,此尚不离想阴,故“无心”(住于 无念)不是道,“无想”亦非究竟,这一切皆要离。

住“生”住“灭”皆是行阴。在行阴之中,散心粗的心行(即心念之移 动)称为“生相”(如瀑流),而定心中的微细心行称为“灭相”,此细 行似灭非灭(本经称其为清扰之相)乃行阴,而一切“灭”定为住灭之 相,皆不出行阴,故要双离生与灭才是究竟。

“湛入”是明亮能入,“合湛”是合于明亮(湛明之境,此即本心范 围)。湛入约在无色界的空无边处,此为“识阴”的前边际,而本心则是 识阴的后边际,而在入本心之前即非想非非想处(即黑漆筒)。

此五阴原本是重叠生起(重叠是头尾相接之义)。

“生”是开始之义。五阴生起的顺序,开始是识阴,最后是色阴。故其 灭除先由色阴灭起。

道理的了解(指对五阴由妄想而生的道理)是可以顿悟(瞬时了解), 可以乘著对道理的了解,一并销除邪知邪悟。但五阴的事相则不是可以顿 除而必须依靠修行,慢慢有顺序的去消除。

我先前己经用绾巾解结的比喻告诉你修行必须依次第解六结(六根之 结),你今日何以又重问此次第解结之问题?

你应将这些五阴妄想的根元研究清楚,并修行除尽五阴使心开通了达。

令其了达五阴皆虚妄。

自会生出厌离虚妄之心。

统领四大部洲所有国土的大王,人中福报第一。

四重即小乘的杀盗淫妄四根本重罪。十波罗夷是大乘的十种重罪。“波 罗夷”是极恶之义。

转眼间。

穷劫其福不尽。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三宝弟子

紫虚恭注

以上就是楞严经全文讲解了,我们修行楞严经最主要的还是我们对楞严经的理解。

本文链接:楞严经讲解

上一篇:楞严经全文多少字

下一篇:助印楞严经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