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详情>>
二〇一七年三月五日,我接到小弟的电话,说父亲的状况比较危险,让我速回。年前父亲就因脑梗第三次发作住进医院了。就在十多天前,我回老家从康复科接父出院,让他回家调养。当时父详情>>
释迦牟尼宣说弥陀之本愿,惠以真实之利就是称念彼佛名号,往生净土。除此之外,再也没有第二种解脱之法了。印光大师曰:;若非业尽情空,断惑证真,则无出此三界之望。此则唯有净土详情>>
昔日佛在王舍国竹林精舍,广受君民尊敬供养,因此引起其他外道的嫉妒。一日,外道为首的六师聚集徒众共相商议:‘我们本来为世所尊,大众咸皆恭敬供养,曾几何时,竟然被瞿昙和详情>>
诸位!今天讲题是;佛教与人生。先讲佛教,然后再讲人生。佛教即是佛之教法。佛是何许人?乃是大觉悟之人,觉悟宇宙人生真理,乃至彻底觉悟一心本源之理体。在过去二千九百六十五年详情>>
【二入】 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著手,觅求真本,入佛知见;行入是由实践著手,实践修心,磨炼意志。【二力】 自力和他方。自力是众生本身的戒定慧三学;他力是佛菩萨的愿力加详情>>
佛教中“出家”的定义是什么 依据《长阿含经》说:“太子问沙门曰:剃除须发,法服持钵,何所志求?沙门答曰:夫出家者,欲调伏心意,永离尘垢,慈育群生,无所侵娆,虚心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