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当中的评判和修行当中的评判是不一样的。当我们的心去接触境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感受,第二个念头就是评判。我们感受到了就一定会评判,而评判最终结果会落在两个方面:非好详情>>
藏地有一句谚语:;贼和佛,无法能够了知在何处。我们很难知道盗贼在何处,在表面上也看不出来;我们也不知道佛在何处,在人群里也很难辨认出来。佛菩萨为了度化猪、鸡、猫、狗、蟑详情>>
大部分的人仍然不知道;佛法修习的核心,他们认为行禅、坐禅和听闻佛法就是修行。那也没错,但这些仍只是修行的外在形式。真正的修行发生在心与感官对象相遇的地方;感官接触的发生详情>>
现在我们做一个总结。佛法的修学我们慢慢进入到主题,有四个道次第,这个次第不能错。第一个发心,确认目标。第二个才有所谓的了解路况,正见。第三个才有所谓的前进的资粮动力,付详情>>
与孩子相处的智慧 菩萨用于利益众生的四摄法,我们同样也可以用在孩子们身上。 1?布施:给予安全感和信心 布施,简单地讲就是给予所需。为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环境与氛围,详情>>
不要受欲望所控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有个地主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想从部落首领那里要块地。首领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儿到那个详情>>
与王羲之做朋友支遁,是晋朝名僧,号道林,俗姓关,陈留人。亦说河东林虑人。约晋愍帝建兴二年(314),他出生在一个佛教徒的家庭里。幼年时期即流寓江南。在京城建康时,他同一些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