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快诵网
楞严经快诵网
单独中的洞见 哲理故事300篇 谈佛说禅悟人生 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
主页/ 佛教寓言故事/ 文章正文

举头三尺有神明的由来,及记录人间的善恶

导读:举头三尺有神明的由来,及记录人间的善恶古代有句话叫“举头三尺有神明”,这种说法源自人们祭祀的行为。古时候,人们遇到不顺就会到寺庙中祭祀叩拜,认为神明在供桌上面三尺的地方看着,若诚心祷告,神明就会显...
举头三尺有神明的由来,及记录人间的善恶

古代有句话叫“举头三尺有神明”,这种说法源自人们祭祀的行为。古时候,人们遇到不顺就会到寺庙中祭祀叩拜,认为神明在供桌上面三尺的地方看着,若诚心祷告,神明就会显灵并帮助自己。

后来这句话被引申为劝善规过的意思。不过佛道两家对这位“神明”,却有不同的解释。

佛教认为,举头三尺的位置上有两个神,分别是同名神和同生神,他们主要负责记录人们的善德和罪恶,每个月分六次计算人们的功德与过错。而头顶三寸的光,被认为是寿命的标志,最好的是金色,其次是黄色,等到人寿将尽时,就是灰色和黑色的光了。

道教的看法与此不同,教徒普遍认为,举头三尺的神明是三台北斗神,《太上感性篇》有云: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三台星名北斗神君,主人间善恶、生死、寿夭、富贵贫贱之事。凡人有罪,皆录恶籍,量罪轻重,夺其纪算。夺至一年,其人坎坷多事;五年,其人灾衰疾病;夺至十二年,其人困笃,或遭刑狱而死。盖罪与过不同,恶之大者为罪,则夺纪;恶之小者为过,则夺算。十二年为纪,百日为算。所以凡人做事,好坏神明都会记录下来,因此,决断你的福寿禄等问题。

关于这句话,民间还流传一个有趣的传说:一个赶考的举人因大雪封路不能继续前行,只好在一个寡妇的客栈里留宿几天。在这期间,举人和寡妇互生情愫,一天晚上,两人来来回回三次走到对方的门前又返回,最后到了一块还半推半就,犹豫不决。这时三尺之上的神明大怒,扔下了一个被画得稀巴烂的功过簿。原来寡妇和举人的犹豫不决让举头三尺的神明在功过簿上记了又改,改了又记,结果把功过簿画得稀巴烂。举人和寡妇惊慌不已,从此,再也不敢做不伦之事了。

“举头三尺有神明”中的“神明”其实是指人的良心,警示人们不要以欺瞒的心态做违背良心的事。因为古人信神,所以用神明来喻指天地良心更具威慑力,更能警醒人们随时自律,以达到宣扬正义、维护伦理道德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