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造像所用的材料不同,方法约可分为九种: 第一金鍱像,这是用薄铜板槌打成的。自西晋时即采用此种造像法。晋沙门竺道一
第三雕像,是用石或木或玉雕成的。魏齐以至隋唐都有不少的石雕造像流传下来,其形式有一尊一石或多尊共一石的,有带龛形的,佛座上刻有铭文。一面以至四面都雕刻佛菩萨像,叫作“造像碑”。有的在下方刻有供养人像或者题名。 第四夹纻像,又叫作脱沙像。是先用泥捏塑成形,加上木架,蒙上麻布,然后施漆。等漆乾燥凝固后,再除去内中的泥土。晋法显《佛国记》中说:于阗有夹纻佛像。 第五塑像,是用泥塑成的。现在甘肃敦煌石窟和炳灵寺石窟保存着不少六朝至唐宋的精美塑像。宋元明的塑像,各有风格不同。 第六瓷像,是用瓷造的。有素瓷和彩瓷的不同。唐代三彩瓷像最为名贵。 第七绣像,是用丝线在锦锻上绣成的。 第八织成像,也叫作缂丝像,是用丝和金线织成的。 瓶窑南山摩崖佛像
第九泥像或陶像,这是用模型压泥而成的小型佛像。泥像在唐代有一种特殊类型,叫作“善业泥像”。它是僧人逝世火葬后,用骨灰和泥压制出来的佛像,在像背后有铭文题“大唐善业”等字样。西藏喇嘛习惯用铜模压泥造成各种佛像以为功德,藏语
本文链接:佛教的几种造像方法
上一篇:佛说这样做就可以远离各种人生痛苦
下一篇:佛教的精神与特色(第四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