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科学论 — 超越您的经验
现在人们不会仅凭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或者是因为自己不能领会理解,就敢随意地去指责当代科学家们的发现是‘唯心’或者是‘迷信’。而佛法是更加地微妙难思,人们就更不应该在没有深入观察之前就任意随便地下结论。佛陀当时在菩提树下证悟后,曾经自语道:‘甚深离垢染,光明如虚空,甘露微妙法,我今已获得。我虽欲示说,他人莫能解,意欲趣林薮,不说默然住。’但后因梵天王的劝请及忆念起以前的大悲愿力才开始转法*轮。
虽然佛法很深邃,但是对于信众来说,由于有历代证悟了的传承上师们的教授,佛菩萨又有广大无边和无穷善巧的智慧把那些微妙难思的佛法深入浅出地道来,所以只要通过不断地闻思修习,具善缘和有信心的佛教徒们也是很容易地领悟到佛法的真谛。对于一些非佛教信徒来说,也许他们目前暂时还没有一个良好的机缘深入到佛法那广阔的智慧海洋中,但通过以上这种佛教与科学之间的对比思索,或许间接地能对佛法生起信心。
有些对于佛法基本道理都不懂的人,却好望文生义,比如对于空性,误解为既然佛教认为‘四大皆空’,就是悲观主义,消极逃避等等,这样随意猜测,妄加诽谤,这显然曲解了佛法里所讲述的甚深道理。在世间上,若是还没有搞清或是根本不了解对方的观点,就那么喋喋不休,除了以为你是疯子和别有用心外,人们对你还会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呢?若是一个对是非毫无观察能力非常愚笨的人,说一些疯话也许还情由可原,但对于一个有智慧和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来说,做什么事情说什么话都应该经过详详细细周密的观察,特别是对于在中国和世界上流传影响达数千年的佛教,不但有精深博大的哲学文化内涵,而且在历代都有亿亿万万的人们在追随,所以就更应该慎重才对。戊戌变法的主要领袖、中国近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康有为说:‘佛学之博大精微,至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绝,虽有圣哲,无所措手,其所包容,尤为深远。’ ——未完待续
本文链接:佛教科学论 — 超越您的经验
上一篇:佛教故事:石头狮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