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报告 【大 中 小】出处: 发布日期:2006-6-24 8:33:32 录入:普润1.忻州市建设局,山西忻州 034000;2.忻府区外贸公司,山西忻州 034000)
摘 要:遗产的真实与完整是世界遗产公约的核心。五台山申报世遗应注重科学化管理与保护性开发。该文对此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西安宣言, 文化线路, 彭罗斯会议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0-6176(2006) 暨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遗会通过《苏州决定》之后,200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第15届大会又发表了《西安宣言》(简称《宣言》),作为历史性文献,《宣言》针对当前世界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面临的普遍问题,尤其是针对中国和亚太地区高速发展带来的城镇和自然景观的变化,提出了更合理可行的保护理念和解决措施,对五台山申遗同样颇有裨益。
一、近期国内外动态
(一)《宣言》具有里程碑意义
作为古迹遗址保护领域唯一的国际非政府组织,这是ICOMOS大会首次在东亚举行,共计有86国的1000余位代表参会,出席大会的其它国际机构代表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国际博物馆协会、盖蒂基金会、世界文化遗址基金会等。大会围绕“背景环境中的古迹遗址——城镇风貌和自然景观变化下的文化遗产保护”的主题进行了专题探讨,具体专题有:1、古迹遗址的环境定义;2、古迹遗址环境的脆弱性;3、如何应对背景环境的动态变化;4、古迹遗址线性环境的挑战。最后通过了《西安宣言——关于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保护》,《宣言》第一次系统确立了古迹遗址周边环境的定义,从理论和学术上对遗产环境的重要性进行了阐释,建议用多学科知识和不同信息资源理解周边环境,使用规划手段和实践来保护和管理周边环境,扩大地区间、学科间和国际间的合作,并通过了有关当前问题、组织机构和理论原则三方面的39项决议文件,文件不仅包括法律、法规,同时涉及到文化、社会和经济手段,对文化遗产环境的评估、管理、保护提供了原则、方法和操作指南。《宣言》是继1994年《奈良真实性文件》后又一个冠以亚洲城市名称且又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性文化遗产文件,也是第一个以中国古都命名的国际古迹遗址保护领域的行业共设性文件。
(二)我国对遗产资源的保护成果得到了国际认可
1、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173届会议上,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主任章新胜高票当选为执行局主席,这是我国在该组织三大机构(大会、执行局、秘书处)中取得的最高职务,是我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个多边国际舞台上的一次历史性突破;2、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当选为ICOMOS第15届大会主席;3、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负责人郭旃通过竞选,成功当选为ICOMOS副主席;4、ICOMOS第15届大会暨该组织成立40周年纪念选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举行等重大事件,给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带来了荣誉和机遇。
(三)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大会上指出,文化遗产不仅是人类历史不同传统和文化成就的载体和见证,同时也是世界各地民族基本特征的体现,寻求解决途径、提出操作手段是当务之急。
(四)中国正在编制“十一五”期间的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大会上作了“城市文化遗产及其环境保护”的首场主旨报告,指出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等将成为中国今后五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即通过挖掘文化遗产潜在的文化内涵、经济价值和对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使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价值优势与横向对比
(一)《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报告》(五台山“申遗”专家组编制)结论如下:
1、自然遗产资源。(1)其地质特征形成于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具有独特的古地质构造遗迹及遗产价值,是中国早前寒武纪的标准地层单元和研究地质构造、地球发展历史和建立大地动力学的活标本,堪称“中国地质博物馆”,具有突出的普遍的学术价值、观赏价值和科普价值,这是黄山和武夷山所不及的。(2)生物(野生动、植物)资源具有多样性,且植被垂直带谱较完整,还是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的重要栖息地,这是泰山和武当山所逊色的。
总之,从美学、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其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生物结构及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物种,都具有突出的、普遍的价值,完全符合世界自然遗产第一项中“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的重要阶段”、“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独特、稀少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和“尚存的珍稀和濒危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的标准。
2、文化遗产资源。(1)五台山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已有了聚落。秦朝时期,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就到过五台山。五台山特殊的地质、地貌、气候和生态环境,使佛教定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为佛教诸宗诸派所尊,成为显密并行、诸宗竞秀、青庙与黄庙、子孙庙和十方庙并存之处,系“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中国佛教缩影”。元、明、清三代帝王都把五台山当成维系中国多民族团结、稳定、统一的“黄金纽带”。清代三世章嘉国师在《圣地清凉山志》中说,五台山和古印度的金刚座、乌仗那、香巴拉、布达拉山为世界佛教五大圣地,除五台山佛教还相当兴盛外,其余四处都佛教衰落,圣迹颓废了。这也是其他三大名山所逊色的。(2)五台山佛教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优渥。自北魏孝文帝把五台山佛教推向第一个高潮后,即有历代60余位帝王都尊奉、扶植五台山佛教。其中,魏文帝……清仁宗等9帝先后18次至五台山朝山拜佛,敕建寺庙,张颁护持,所以说五台山历来就是皇家道场,这也是其他三大名山所不及的。(3)五台山保存了世界上鲜有的古建筑群、罕见的佛教造像群、独特的佛教音乐,这是峨眉山、承德避暑山庄等佛教名山圣地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是印度、尼泊尔、日本、韩国的佛教灵山圣地可望而不可及的。
总之,以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的角度来看,上述五台山的文殊信仰、尊贵地位、鲜有的古代建筑群、罕见的佛教造像群、独特的佛教音乐,都“代表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而且早在唐宋时期,五台山佛教就对东亚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至今也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第一项中的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六条和第二项中的第一条、第二条标准。
(二)五台山长期备受中外专家关注
其特殊的地质构造是建立大地动力学模式的极好场所。据记载,早在1871年德国人李希霍芬(F.V.Richthofen)就至五台山进行路线地质调查,尔后美国人维里士(B.Willis)和布拉克威尔德(E.Blackwelder)、日本人富田达、中国人王曰伦、赵宗溥、马杏垣等专家都进行了区域地质调查,建立了一直沿用至今的“五台系”和“滹沱系”。专家克鲁纳尔(德)指出,五台山“保存了世界上最完美的早期大陆地质构造”,威尔德(澳)则认为,五台山是“研究板块构造起源的理想地区”。一百多年来,研究五台山地质之中外论著仅检索到的已逾四百篇。最近,北京大学地球科教基地也已在五台山挂牌成立。北大李江海教授明确指出:(1)五台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具备三项有利条件;(2)认为五台山地质公园有廿三个中国乃至世界之最,其地质遗迹丰富、生态系统保持良好、地球早期历史记录发育完整,具有全球重要的地质对比价值;(3)是集第四纪冰缘地貌、典型地层剖面、构造地质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地质公园,具有国内外典型地学研究意义;(4)以文化角度考量则蕴含更丰富,保存佛教建筑及附属之多、历史之长、艺术价值之高,在世界上也属罕见。
(三)“彭罗斯会议对地球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有重要的导向性”
被美国《科学》杂志称为“中国人的发现推动了板块构造”的李江海教授指出,2002年在中国首次召开的“彭罗斯会议”(Penrose Conference)是国际地球科学界最高层次的专题学术会议,会议野外考察地区选择在山西的恒山和五台山,这里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华北克拉通早期地质性质与构造演化”的重点研究地区,因为五台山区域及周边地质研究是“理解最下部地壳和前寒武纪板块构造的关健”,会议“由美国地质学会发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要资助、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共同主办”[1]。
三、其它项目进展与几点建议
(一)河南殷墟和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已成为世遗候选项目
张柏在南非德班举行的第29届世遗会上指出,中国已向世遗委递交了两地申遗正式文件,世界遗产中心已正式受理,将于2006年在立陶宛维尔纽斯举行的第30届世遗会上参加评审。殷墟又名安阳商代遗址,既是中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又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之最,距今已有3000多年文明史。全球关注的濒危动物四川大熊猫则是仅产于中国的珍稀“活化石”动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普遍的价值,其种群生存环境的突出特点是物种的珍稀性、古老性、特有性与区系成分的复杂性,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天然的生物基因库与动植物博物馆,已引起世界自然基金会等机构的高度关注。经联合国自然与保护组织和中国建设部联合考察团实地考察,认为该项目保护工作卓有功效。例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保护地委员会主席戴维、英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中国项目经理威廉等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丝绸之路”申遗项目可能获优先提名
单霁翔指出,近年内拟申报“丝绸之路”,该项目涉及南亚、中亚、欧洲十多个国家,既属于世遗委优先考虑的“文化线路”,又系跨国项目,另有“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也在拟议中。ICOMOS主度米歇尔•佩塞特(德)指出,“从西安一直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这条连通东西方文明的文化遗产路线,任何人都无法轻视,他本人非常愿意协助西安申报唐朝陵墓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
(三)南岳衡山申遗项目获建设部首肯
2005年国庆节前夕,严格按2005年世遗标准格式编制的湖南《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南岳衡山》申报文本等材料已上报建设部并获首肯,据悉申报文本由遗产鉴别、遗产描述、列入理由和遗产保护状况等十大部分组成,濒及物种、水文、考古等十个学科,编委会由来自规划、水利、园林、物种、气象、世遗等十一个门类的专家组成,省长周伯华亲审并任编委会名誉主任,省建设厅厅长向世林任主任。
(四)三清山同样是一个重要的风景名胜区
“三清山核心景区的花岗岩地貌形成的特殊风景在全国绝无仅有;与国内外著名花岗岩景区或国家公园相比,其花岗岩裂隙和节理发育齐全,是花岗岩节理的地质博物馆。整个景区由裂隙控制山形地貌、水系、植被,裂隙和节理的发育形成世界罕见的司春女神、巨蟒出山景观,形成层次分明、个性张扬的松林景观,足以成为三清山申遗得天独厚的优势”[2]。世界自然与资源保护联盟赖斯•莫里埃(Les•Molloy)与北大李江海等中外专家认为,三清山“东险、西奇、北秀、南绝,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精品之一,三清山罕见的花岗岩峰林地貌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地质学价值”。美国《国家地理》刊发三清山“司春女神”、“巨蟒出山”两幅绝景照片后高度评价:“在花岗岩地貌当中形成这种景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独一无二的”。
(五)保护与利用双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马来西亚召开过“亚太地区历史遗产适应性再利用”会议,会议指出,黄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集双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于一身的风景名胜区,其主要经验是:实行科学化管理(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地段规划、节点规划)和保护性开发(区域类型、分区类型、单体类型、专项类型)以及分区与分级保护相结合。其经验可资借鉴。
(六)价值与对比并重
要旨:(1)对项目自身价值深入研究;(2)对同类世界遗产进行国际对比,并充分考虑外围环境对遗产项目申报的影响。路径:详细列表、对比价值、严谨论证、凸显优势。因为世遗委员会文件明确指出,《名录》评估一个地点是否具有世界意义,必须与位于相同生物地理范围内的同样生物群系的其他遗址进行比较。
(七)五台山文化遗产资源的切入点
重点在佛教,核心是文殊“智慧”。专家崔正森的专著《五台山佛教史》“为‘五台山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定基础,标志着五台山研究中心回到了中国、回到了山西,为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了理论基础和舆论氛围”[3];专家肖黎民、秦亚红的专著《文殊智慧哲学精义》则对文殊智慧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体系化重构、创造性阐释和现代化转换,是文殊智慧现代转型研究的开山奠基之作,该书认为“文殊智慧是佛教圣地五台山最突出的佛教文化精华和最鲜明的人文标识, 是五台山佛学中最具形而上意味和最富有文化特色的部位,解读文殊智慧是挖掘五台山佛教文化内涵的关健所在”[4],其他专家、学者的相应成果也同样应作为借鉴。
(八)宣传力度亟须加大
“中国五台山,世界文殊地”之文化品位尚待提升,甚至“许多南方人分不清楚五台山属于陕西还是山西”,应强化高度与广度的宣传,即妥善把握“度”(世界地位与历史完整性),通过还原“清凉圣境”和“大智文殊”两大板块,冲击双遗产名录。
(九)景点实施整合
五台山景点较散,应注重整合,把“珍珠”串成“项链”,通过打造产业链,促使开发与保护趋向良性循环。
(十)五台山将于2006年2月向世界遗产发起冲击
1、据悉申报前期准确工作已基本就绪,在北京召开的申报项目专家评审会上,“专家对全国60余项世界遗产申报项目
2、如获得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正式提名,按《世界遗产公约实施指南》(1999年3月修订)之规定,申遗材料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送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尔后才能进入国际组织的申遗相关程序,而且从世遗中心同意接收申遗材料,到申遗项目成功入选,至少需一年半时间。
申遗的最大意义是提升遗产保护的群体意识。中国是四个保护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缔约国,申遗成功固然好,如一时未入选也毋须泄气,申遗过程本身也是保护、宣传和提升之过程,操作重在真实性与完整性,其路径之一就是:科学化管理与保护性开发。
Reflections on the MT.Wutai's Application for World Heritages and Some Suggestions about It
Li Zheng Lian Xiao-ping
(1. The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of Xinzhou City, Shanxi 034000, China;
2. The Foreign Trade Company of Xinfu District, Xinzhou City, Shanxi 034000, China)
Abstract: The factuality and integrity of a legacy is at the core of the World Legacy Treaty. To apply for the world legacy, Mount Wutai should be managed scientifically and developed protectively. This article giv
Key words: Xian declaration; Cultural routes; Penrose conferences
参考文献:[1]“2002年北京彭罗斯会议:前寒武纪高压—高温麻粒岩相变质作用”
[J]•中国科学院《科学通报》,2002.(21)
[2]“三清山是一个地貌丰富的风景名胜区”
[N]•《信息日报》,2005.10.27
[3]“山西省第四次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作品简介”
[N]•《山西日报》,2004.7.22
[4]肖黎民、秦亚红•《文殊智慧哲学精义》
[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195—196
作者简介:李 政(1961- )山西代县人,忻州市建设局经济师
0350 -2131890 13037002010 Post:034000
连晓萍(1970 - )山西忻府区人,忻府区外贸公司
http://www.28whc.org/lt/tongzhi.htm论文主旨入选以下媒体:
1、《第28届世遗会论坛•论文集》《中国当代领导决策与参考文献•论文集》
《中国五台山国际佛教文化与艺术论坛》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
《中国忻州•地域经济机遇与发展高峰论坛》 《忻州师院报 •学术论坛》
2、《人民网》《光明网》《中国世界遗产网》《中国文物报•遗产周刊》
《五台山研究》《山西信息》
3、中国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优秀论文特等奖
本文链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报告
上一篇:中华茶艺的分类
下一篇:为什么我们总在遇缘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