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楞严经讲义

楞严经第十卷释义

楞严经第十卷释义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如说第十卷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销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黏。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唯一精真。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水。名行阴尽。是人则能超众生浊。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浮动陈习。昼明则想。夜瞢则梦。汩扰真性。想阴尽者。梦想销灭。而觉明之体。常虚常静矣。粗重尘影。即法尘。依想为体。想尽则尘尽。由是观诸世间。如镜鉴物。无黏无迹。镜有四种妙用。虚者能含万象。受者物来不拒。照者随物大小现形。应者研丑无所取舍。唯一精真。明极如此。故幽隐行阴。于是披露。行阴是生灭根元。以迁流造作故。十二众生。该尽天上人间。毕殚其类者。尽此十二类生。皆从此出。以行是业体故。各命由绪者。类生各命之因由根绪。即识也。同生基者。类生同以为生之基本。即行也。野马者。阳焰也。春晴游气。状如水。光如焰。熠熠。闪烁貌。清扰。动之微细也。喻生灭。浮根尘。肉身也。门簨曰枢。门臼曰穴。转动要处。根尘生灭。皆以行阴为枢穴。此行阴未尽之相。想阴如大流。行阴如细流。想阴尽如大流息。行阴现如细流生。若将此细流元习之性。反入无波元澄之体。则元习澄矣。此行阴已尽之相。生灭不停。业运常迁。名众生浊。行尽则超之。行阴生灭。微细难觉。故名幽隐。

阿难当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类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穷生类本。于本类中生元露者。观彼幽清圆扰动元。于圆元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二无因论。一者是人见本无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机全破。乘于眼根八百功德。见八万劫所有众生。业流湾环。死此生彼。祗见众生轮回其处。八万劫外。冥无所观。便作是解。此等世间十方众生。八万劫来。无因自有。由此计度。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二者是人见末无因。何以故。是人于生。既见其根。知人生人。悟鸟生鸟。乌从来黑。鹄从来白。人天本竖。畜生本横。白非洗成。黑非染造。从八万劫。无复改移。今尽此形。亦复如是。而我本来不见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当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无因。由此计度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一外道立无因论。

正知奢摩他。凝明正心。皆想尽之相。外魔皆因心召。想尽。则天魔不至。唯修禅失趣。狂解妄计。所谓心魔也。生类本。即同生基也。于本类中生元露者。于同生基见己行元也。幽清动元。即行元也。穷究生类之本。但见行阴幽清圆扰。为生之元。而不穷识阴本末。遂坠二无因论。外道有一种无因论师。行人于奢摩他中。谬生计度。不觉便堕其中。非自立无因论也。本无因者。前际无因也。生机全破者。行阴披露也。由行阴披露。六用不行。故乘定中眼根功德。见八万劫中众生随业波流。湾是旋转。环是循环。八万劫前冥然不见。妄计冥无所观处。为冥谛。为自然。不知己之见量有限。谓诸众生本无而有。由计本无。则亡却正遍知性。堕落邪见中。末无因者。后际无因也。谬执生根。不达化理。以人竟为人。乃至黑竟为黑。无复改移。因而例我本不见道。末亦无成。是末无因也。结文本字。合是末字。盖执本无因。故执末亦无因也。一切无因。谓一切本来自然而然。此由未见识阴。不知十二类生各命由绪也。此种正所谓自然外道。计一切法自体本然。不藉因缘。盖谓无因自有。非谓一切断灭也。

阿难。是三摩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圆常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遍常论。一者是人穷心境性。二处无因。修习能知二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循环。不曾散失。计以为常。二者是人穷四大元。四性常住。修习能知四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体恒。不曾散失。计以为常。三者是人穷尽六根末那执受。心意识中本元由处。性常恒故。修习能知八万劫中。一切众生循环不失。本来常住。穷不失性。计以为常。四者是人既尽想元。生理更无流止运转。生灭想心今已永灭。理中自然成不生灭。因心所度。计以为常。由此计常。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二外道立圆常论。

此单计迁流不住者为遍常而起常见也。行阴生灭相续不失。故名常。由计四种遍一切法。故名圆。遍即圆也。故首标遍常。后结圆常。四种者。一心境。二四大。三八识。四行阴。由妄计行阴为生灭圆元。遂于心境四大等。皆计为常。一者计心境常。想破行现。乘此心开。穷研内心外境。本元何自而有。穷之不远。但见二万劫前无因自有。二万劫内生灭不断。不计劫外断灭。唯计劫内相续为常。二者计四大常。万法皆从四大和合而成。作意穷之。见四大性常。故计众生体常。四万劫者。所穷之法稍广。故劫数倍前。三者计八识常。根指根中之识六识也。末那。即第七识。执受。即第八识。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六根及末那执受。通举八识也。心意识中本元。即识性也。谓其恒常。众生依之。循环而住。不曾散失。此认识神而妄计也。所穷八识。法门深广。倍前四大。故所知劫数亦倍于前。四者计行阴常。据想元尽处。认为五阴俱尽。据行阴露处。认为圆明精心。唯佛眼观之。乃知此为行阴耳。想元。想阴也。生理。行阴也。妄谓流转生灭。皆属想心。今已永灭。则不生灭理。自然属行。不知行阴即生灭根元也。但见行阴生理。无彼粗重流转。遂谓生灭已灭。不知流注生灭。宛然全在。非遍圆而计遍圆。非真常而计真常。故堕邪觉而失正觉。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自他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颠倒见。一分无常。一分常论。一者是人观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为究竟神我。从是则计我遍十方。凝明不动。一切众生于我心中自生自死。则我心性名之为常。彼生灭者真无常性。二者是人不观其心。遍观十方恒沙国土。见劫坏处。名为究竟无常种性。劫不坏处。名究竟常。三者是人别观我心。精细微密。犹如微尘。流转十方。性无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灭。其不坏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从我流出。名无常性。四者是人知想阴尽。见行阴流。行阴常流。计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灭尽。名为无常。由此计度一分无常。一分常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三外道一分常论。

想尽行现。研究自他。而起邪妄分别。首楞严定中。了一切事。究竟坚固。方为正觉。常与无常分计。故成颠倒。此与四遍常。俱执动元为真常。但彼计一切皆常。此计自他之中。止有一分真常。一者在自他处计常无常。妙明圆湛。离我我所。行者于此妄立神我。从是计我遍凝不动。而诸众生于中生死。遂计自为常。计他无常。二者计三灾及不及处为常无常。不观自心。但观国土。三禅以下。终为三灾所坏。名无常种性。四禅以上。三灾不能坏。名究竟常。三者计自己身心为常无常。心性微密难见。故如微尘。非谓其小也。此执微细心性为我。我者。自在主宰为义。故能流转。性无移改。却能令此粗蕴色身有生有灭。以此粗蕴。皆从我心所流出故。所流出者名为无常。能流出者名为常性。四者观四阴而双计也。计行阴之流者为常。色受想之尽者为无常。由此下。总结四计之误。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分位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有边论。一者是人心计生元。流用不息。计过未者。名为有边。计相续心。名为无边。二者是人观八万劫。则见众生八万劫前寂无闻见。无闻见处。名为无边。有众生处。名为有边。三者是人计我遍知。得无边性。彼一切人现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无边之心。但有边性。四者是人穷行阴空。以其所见心路筹度。一切众生一身之中。计其咸皆半生半灭。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边。一半无边。由是计度有边无边。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四外道立有边论。

分位有四。谓三际。见闻。彼我。生灭也。双计有边无边。但名有边者。以有边非胜法也。边者。限际也。前四种计真常。此计广大也。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岂有分位。此人但知法性无边。未尝亲见法性。遂妄立分位。取著一分以为无边。其余皆谓之有边。故曰四有边论。一者约三际以计有边无边。生元流用。行阴也。因迁流计三际。过者已灭。来者未见。名有边。现在相续。名无边。此在无边际中。妄立边际。岂知菩提之道。无去来者哉。二者约见闻以计有边无边。劫内有见闻处为有边。以限于八万劫数也。劫外无见闻处为无边。无穷极而不可测也。三者计彼我为有边无边。我能遍知一切众生。计我得无边性。但见其人。不见其人之性。遍计彼性有边。不知我自不见。非彼性有边也。四者约生灭以计有边无边。此人穷此行阴。始有而后空。先生而后灭。据自己识见。妄计众生身中一半属生。一半属灭。遂判生为有边。灭为无边。此四有边。初唯约自。二单约他。三具自他。四重计他一切依正。斯则前狭后广。以成其次。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知见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种颠倒。不死矫乱遍计虚论。一者是人观变化元。见迁流处。名之为变。见相续处。名之为恒。见所见处。名之为生。不见见处。名之为灭。相续之因。性不断处。名之为增。正相续中。中所离处。名之为减。各各生处。名之为有。互互亡处。名之为无。以理都观。用心别见。有求法人来问其义。答言我今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于一切时皆乱其语。令彼前人遗失章句。二者是人谛观其心互互无处。因无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无。除无之余。无所言说。三者是人。谛观其心各各有处。因有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余。无所言说。四者是人有无俱见。其境枝故。其心亦乱。有人来问。答言亦有即是亦无。亦无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矫乱。无容穷诘。由此计度矫乱虚无。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五外道四颠倒性。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知见生计者。据彼定中所知所见而倒计也。外道自有四种不死矫乱议论。与此不同。世尊因此四种人。知见立知。妄生计度。故斥其坠入外道四种。生灭行阴。分为八义。别见。谓异见。即变恒生灭。增减有无也。答中略举六义。不能定其道理。但两楹而答。令彼前人。于章句中不得义理。互互无。即念念灭也。因无得证。谓一切法皆无也。各各有。即念念生也。不言有而言是者。计法法皆有。即随所问莫不皆是。作如是答。枝者。如木一本而分二枝。从二至四。于前八中有无分出也。有即是无。如冰是水也。无不是有。如水非冰也。见有生而忽灭。灭而不生者。故计有即无。无不是有。问一者以八义并陈。可名矫乱。二者单计有无。而以一字答。何故亦名矫乱。答执物而不顺理为矫。中无主正为乱。今观第一第四。言皆两可。乱意为多。而终非顺理。亦兼于矫。第三第四。言唯一偏。矫意为多。而终非主正。同归于乱。故总名矫乱。虚无。谓虚妄非实。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无尽流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皆计度言死后有相。如是循环。有十六相。从此或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两性并驱。各不相触。由此计度。死后有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无尽流。即行阴也。由计无尽。故计死后有相。真悟无生。了知生即有灭。生前尚空无相。何况死后。岂可妄计有相耶。此后五种。与上不死矫乱。俱从有无起见。但四种矫乱。只是虚见。此四种竟是邪见。四或字。乃四计。自固身者。坚持护养也。云色是我者。初计我与色一也。我体遍圆。色为我有。二计我大色小。色在我中也。前缘。目前之色也。回复者。运用也。前缘随我。云色属我。三计我与色异也。行相续。一色也。我依行中。云我在色。四计色大我小。我在色中也。此以现在之生有。推未来之死亦有。故曰死后有相。色阴既尔。受想行皆然。故称十六相。不言识阴者。行阴未破。识不当情耳。由计阴与我死后有故。转计烦恼菩提。皆后后有。染净并驱。不相侵灭。计诸阴为烦恼。计我体为菩提。二法俱有。故言两性并驱。言五阴者。通结五阴。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先除灭色受想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无相。发心颠倒。见其色灭。形无所因。观其想灭。心无所系。知其受灭。无复连缀。阴性销散。纵有生理。而无受想。与草木同。此质现前犹不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诸相。因之勘校。死后相无。如是循环。有八无相。从此或计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断灭。由此计度死后无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七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此与上计敌体相番。变有成无。上睹未灭之行阴。见其无尽。因计前三并万法。皆当无尽。此睹已灭之前三。见其无相。因计行阴并万法。皆当无相。形因色有。故色灭则形无所因。心因想系。故想灭则心无所系。有受则连持色心。故无受则无缀。三阴既销。纵有行阴。亦归断灭。生理。行阴也。此约四阴。现在因亡。未来果灭。因果合论。成八无相。即有而空。本自无生。前后一际。是佛正教。前有今无。今灭后无。是生灭颠倒计。上由前三。而推行阴同灭为无。此转计诸法皆然。涅槃因果。依现阴而修。后阴而证。阴既叵测。修证何有。惑菩提性者。以菩提性不立一尘。不舍一法。真空妙有非断灭故。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行存中。兼受想灭。双计有无。自体相破。是人坠入死后俱非。起颠倒论。色受想中。见有非有。行迁流内。观无不无。如是循环。穷尽阴界八俱非相。随得一缘。皆言死后。有相无相。又计诸行。性迁讹故。心发通悟。有无俱非。虚实失措。由此计度。死后俱非。后际昏瞢。无可道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于行存中者。见行阴未灭。区宇宛在也。兼受想灭者。见前三已灭。体相全空也。双计有无者。于存计有。于灭计无也。自体相破者。以行阴之有。破前三之无。以前三之无。破行阴之有也。坠俱非者。破无则非无。破有则非有也。色受想三阴。先虽是有。而今破尽。故云非有。例行亦尔。四非有也。行阴例前为无。而现今念念迁流。此又非无。行既非无。前三亦尔。四非无也。循环四阴而穷尽之。成八非相矣。随得一缘者。每于一阴计此二非也。诸行。指万法。上但双观已灭未灭之四阴。而正计八非。此更转计一切法无不双非。性迁讹者。死后有无。交相破夺也。心发通悟者。增广邪见解也。虚实失措者。以非无。故不可言虚。以非有。故不可言实也。死后俱非者。以生存例死后。后际。即死后。尽未来际也。昏瞢。犹言杳冥。无可道者。言有不有。言无不无。不觉不知。何可道耶。未得真知灼见。揣摩仿佛。而创为此论。若真得见谛者。道有道无。皆成妙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无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七断灭论。或计身灭。或欲尽灭。或苦尽灭。或极乐灭。或极舍灭。如是循环穷尽七际。现前销灭。灭已无复。由此计度死后断灭。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九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

首页123尾页

本文链接:楞严经第十卷释义

上一篇:宣化大师讲楞严经

下一篇:楞严经第十卷白话